脑对流增强给药对老年大鼠脑细胞外间隙微观结构的影响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经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途径的脑对流增强给药(convection enhanced delivery,CED)在进行脑病微创治疗时,不同给药速率下成年大鼠与老年大鼠脑ECS结构参数及局部药物分布的改变.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按照月龄分为成年大鼠组(2~8月龄,18只)和老年大鼠组(18 ~24月龄,18只),每组再按照不同的给药速率(0.1 μL/min、0.2 μL/min、0.3 μL/min)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6只.采用立体定位注射法分别在各组鼠脑尾状核区导入浓度为10 mmol/L的磁示踪剂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DTPA)后,应用磁示踪法动态采集Gd-DTPA在脑间质系统(brain interstitial system,ISS)中的扩散和分布图像.利用自主研发的MRI影像测量分析系统软件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获得各组大鼠脑尾状核区ECS内的有效扩散系数(DECS)、清除率、容积占比和半衰期(T1/2)等参数.比较分析在不同给药速率下,老年大鼠与成年大鼠脑ECS内药物清除以及ECS结构功能的影响和差异.应用磁示踪DECS-mapping技术观察示踪剂在尾状核区的分布引流情况.结果:0.1 μL/min注药速率下,与成年大鼠相比,老年大鼠的容积占比增加(18.20% ±0.04%vs.17.20% ±0.03%,t=3.752,P=0.004),迂曲度下降(1.63 ±0.04vs.1.78 ±0.09,t=-3.680,P=0.004),药物清除速率下降[(1.94±0.68) mm2/svs.(3.25±0.43) mm2/s,t=-3.971,P=0.003],ECS内分子扩散速率增快[(3.99±0.21)×10-4mm2/svs.(3.36±0.37)×10-4 mm2/s,t=3.663,P=0.004].注药速率增加到0.2 μL/min时,老年大鼠ECS内药物清除减慢[(2.53±0.45) mmol/Lvs.(3.37±0.72) mmol/L,t=-1.828,P=0.021],但容积占比、ECS内分子扩散和宏观药物代谢参数无明显差异.注药速率增加到0.3 μL/min时,老年大鼠容积占比减小(17.20% ±0.03%vs.18.20% ±0.05%,t=-0.869,P=0.045),ECS内药物清除明显加快[(4.04±0.76) mmol/Lvs.(3.26±0.55) mmol/L,t=1.786,P=0.014],迂曲度和ECS内分子扩散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脑CED给药在不同速率时ECS内药物清除及ECS结构参数发生改变,0.2 μL/min速率下CED给药对老年脑ECS影响最小.应用CED进行脑病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年龄和注药速率等因素的影响,经ECS途径给药进行脑病微创治疗时应制定个体化临床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农民集体大量的农用地被政府征用或征收后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在征地过程中由于农民得到的实际征地补偿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主要针对具有高效节能性的纳米SiO2表面改性方法进行研究,采用硅烷耦联剂KH570作为表面改性剂,以传统高速剪切环境下表面改性方法为基础,进一步探索超声振荡和微波辐射,对表
期刊
海子流域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对宁夏六盘山地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但在近些年来,由于人们长期的滥砍乱伐使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抗蚀性差;植被稀疏、生长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