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人才缺口过百万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1321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在获得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之后,与之相匹配的金融人才话题也提上议事日程。
  随着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心硬实力的载体已经日趋成型。与之相比,金融人才短缺却日益成为制约上海金融业发展的“软肋”。
  4月19日,上海市政府出资3.2亿元组建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揭牌;4月23日,上海市人大对《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修改稿)(下称《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二次审议,涉及“金融人才环境建设”内容被进一步细化。业内人士称,这些接二连三的举措似乎预示着上海市政府正准备为“金融人才”培育和引进展开新一轮的布局。
  
  金融人才“双紧缺”
  
  今年3月9日,伦敦金融城公布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上海名列第31位,虽然领先于中国内地其它城市,但继续大幅落后于中国香港、东京、新加坡等城市。
  分析人士认为,在影响金融中心发展最重要的14项竞争力因素中,除了法律体制尚不健全、人民币仍不可自由兑换等原因之外,欠缺“具备优秀人才以及灵活的人才市场”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2008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明确指出:“上海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当前上海金融人力资源建設,尚有诸多课题亟待研究和求解。”
  今年2月,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在“2009第一届中国财富与资产管理论坛”上坦言:“如何吸引高层次人才到上海是整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环。”
  《蓝皮书》认为,金融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一国或一地区金融业的竞争力,因此,它构成了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估的首位指标。相应地,上海金融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建设,就无疑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首要工程。
  那么,上海想要“晋升”为合格的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人才的缺口究竟有多大呢?从总规模而言,世界上众多金融中心,金融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均为10%以上,伦敦和纽约占比为11.5%,中国香港为14%,而上海金融业员工约20万(包括劳务派遣工),仅仅占全市就业人口的1%。
  《蓝皮书》认为,上海金融业面临“双紧缺”,既紧缺通晓金融、外语、法律、电子商务及熟悉WTO游戏规则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也紧缺熟悉私人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工程、保险精算、核保审赔、保险经纪、产业研究、风险资本运作、资产信托、期货业务的金融专才。因此,从长期来看,作为拥有1200万就业人口的上海来说,按照国际金融中心人才占比就业人口计算,金融从业人员及其配套复合型人才缺口至少100万以上。
  
  “引进论”与“培养论”有争议
  
  面对这样的“金融人才缺口”,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上海的金融人才一方面需要引进海外人才,一方面需要上海和全国的金融学院培养人才,来补足缺口。”
  2008年12月,上海金融办等部门组团赴欧美招聘高端紧缺人才的新闻曾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此举被很多人视为中国抄底“美国华尔街”、“伦敦金融城”的一次壮举,同样也是引进论的一次实践。
  长期以来,面对上海金融人才短缺的问题,一直存在两种解决方案,即引进论和培养论。引进论认为,只有尊重金融人才的国际市场价格,同时安排适当的税制,就可能吸引高端国际金融人才。与之相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则力主培养论,他认为,引进肯定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国外人才到中国肯定会遇到“水土不服”。
  《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在上海有关部门“大张旗鼓”赴欧美招聘金融人才半年之后,从“引进”兼顾“培养”的转变折射出了上海市有关部门在培养金融人才问题上思路布局已经逐渐清晰起来。副市长挂帅金融学院理事长
  今年2月,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曾表示:“到海外招聘人才不是最主要的策略,我们本地的、国内的人才是主要的人才。”两个月之后的4月19日,上海市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出资3.2亿元组建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由上海市市长韩正亲自揭牌,而作为分管上海金融事务的副市长屠光绍更挂帅担任了该学院的理事长。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院长王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巨额投入说明上海市政府对于金融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视的。根据近期计划,我们在未来3至5年内,每年培养300名金融人才,待逐步稳定之后,在未来8至10年,每年可培训出500名专业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该学院的管理模式同样具有中国特色。据方星海介绍,该学院采用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国际惯例和中国自身情况相结合的产物,目的是确保建设成为国际一流金融学院。
  记者注意到,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的理事会共有11位理事会成员,其中就包括了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上海市副秘书长蒋卓庆、上海市发改委主任周波、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葛爱玲、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等6位官员理事。这也意味着上海市政府对于学院决策具有相对多数的表决权。
  
  未来将降低金融人才税负
  
  截至目前为止,除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之外,上海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金融学院等高等院校不同程度地担负着为上海培养金融人才的重任。但是与巨大的金融人口缺口相比,这些依然显得不够,因此引进国内外人才依然被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4月23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针对《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二次审议,涉及“金融人才环境建设”内容已经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
  同日,上海市人大宣传处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此次修改中,“(上海)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金融人才在户籍和居住证办理、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便利”被进一步强化。
  然而,一直备受关注的金融人才税负减免的设想并未在此次《条例(草案)》(修改稿)中得以体现,是否会在下次审议时进行修改尚未可知。
  此前,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对内地的金融行业而言,金融人才的税负可能有些过重,所以上海会在未来进一步降低这方面的税负。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上海工作。”
其他文献
亲历西班牙的“中国渴望”
2009年1月11日至2月19日,对于中国铁路来说,又是一个不同以往的40天—这40天,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8亿人,同比增长8%。这40天,是共和国60周年大庆之年的春运40天,是经历了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的春运40天。  “全路要高度重视,充分准备,力争今年的春运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做得更好,让党中央、国务院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2008年12月26日,当着杭州火车站众多学生、农民工旅客
有人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位大将中,张云逸属于“三高”:高龄,授衔时已63岁;高薪,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高资历,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  也有人将张云逸评价为“福将”:戎马一生,但从未受过伤。  今年1月29日,在北京西四的一个普通四合院,记者见到了张云逸之子——张光东少将。张光东1946年生,曾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在儿子张光东眼
未来10年,如果我国新装电梯全部采用能源再生电梯,除节电外,还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1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13.2万吨、尘埃排放5940吨,节省950亿升水,减少0.7吨铅堆积。    全国节能型电梯仅占1.92%    据了解,作为资源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能耗已经达到我国能源总消耗的1/3左右。而在大型公用建筑中,电梯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耗能大户”。电梯作为建筑耗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耗
上海市政府日前再推户籍新政,内容包括凡来沪创业、就业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境内人员,只要符合持证满7年等五项条件,即可在“年度总量控制、按照条件受理、依次轮候办理”的前提下申办上海常住户口。  上述新政堪称“破冰”,其突出意义在于,虽然此前已有河北、辽宁等13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但毕竟,中国户籍改革的至难
“美国有一个官员,别人问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会不会感到恐惧?这位官员说不恐惧。因为中国人的软实力不行。”这是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专访时举的例子,冯骥才当下的忧心绝不亚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那么迫切。  冯骥才以小说成名,而进入公众视野是1993年。当时,天津正在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些经历风雨沧桑的文化遗存或将消失。忧心如焚的冯骥才联络了许多专家,
近日,国内首只以海外市场指数为跟踪标的指数基金——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公开发行,该指数基金的投资标的涵盖微软、英特尔、苹果电脑、星巴克、谷歌及百度等全球最具创新成长潜力的100家上市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该基金是完全投资于美国高科技股市,和中国股市的关联度低,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实现投资组合的全球配置。”  即便如此,两年前中国基金业首批QDII(合规本地机构投资者)基金出海折戟而归,多
诞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商业周刊》却在本世纪的金融危机中挺不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被传媒业广泛关注的交易。  4月23日,彭博《商业周刊》亮相,读者从封面上一眼就能看出“Bloomberg”被放在了“Business Week”之前,成了杂志易手后最明显的标记,而原有红白相间的杂志标识也被黑色取代。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这位纽约市市长、彭博社创始
如果你走在78年前的上海街头,你一定会去买蒋光鼐牌香烟,因为那是抗日爱国的象征。你还可以看到四处悬挂的蒋光鼐肖像,这是画家蒋兆和1932年在淞沪抗战前线为他绘制的油画。当年,那幅油画被印刷成数万张,沿街张贴。  在这张画像的背面印着蒋光鼐的小传,其中有这样几句:大战开始,他与第十九军军长蔡廷锴暨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力保疆土,誓死为国,鏖战月余,杀敌无算,造成甲午以来抗暴却敌之第一页光荣历史,举世无不
由于不满政府将原本规划用于市政道路改造扩建的拆迁用地当作商业用途,呼和浩特一公司将呼和浩特市建设委员会告上法庭,要求回迁。    简单的拆迁 复杂的官司  原告内蒙古美仑商贸有限公司(下称“美仑商贸”)在起诉书中写道,2004年7月3日,原告与被告呼和浩特市建设委员会(下称“呼市建委”)签订了《拆迁房屋补偿安置协议书》,约定被告将原告所属正在经营的原锡林商场1025.52平米商业用房拆除,作价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