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会浇灌出最美的花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孩子都喜欢画画,还有天赋,这是好事,做妈妈的当然要帮一下。于是一个妈妈认为鼓励对孩子更有帮助,便要把孩子的画都贴到墙上供人欣赏;另一个妈妈则要孩子把自己画的画都丢到纸篓里。哪一个孩子更可能成为出色的画家呢?我认为,是第一个。
  首先,不管怎么说,孩子都只是孩子。他们稚嫩的心灵可能根本还无法理解妈妈的深意。两个妈妈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在孩子看来就不同了。第一个孩子可能会想:“妈妈觉得我画得好,那我更要好好画。”而第二个可能会想:“反正我的画都要被丢掉,那我还有什么好画的?”这样一来,第二个孩子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动力,很难再有什么进步了。就像对小孩子来说,用糖果哄他们去做什么事情,总会比黑着脸逼迫的效果要好些。鼓励更能够在孩子的心中播下自信的种子,让孩子有良好的心态。春风般的鼓励比起批评与“谆谆教诲”来说,更能够使孩子心中的嫩芽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
  退一步说,就算第二个孩子能理解妈妈的深意,我的答案,也不会改变。因为就算二者都带着同样的动力来学习画画,两个孩子截然不同的做法,也会带来不一样的后果。第一个孩子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就势必会收到不一样的意见,会有赞美,也会有不“和谐”的声音。但正是这样不和谐的声音,能对孩子有很大的益处。赞美声,能帮助孩子增长自信,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而批评,则能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改正,从而不断进步。而第二个孩子,是好是坏都被丢进纸篓,他一人的看法终究不够客观,他无法看到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第一个妈妈鼓励孩子展示自我的做法,显然更能够帮助孩子成长。
  再者说,少年之时,总是锐气之时。应当护其锐气,让其充分发挥,而不应挫其锐气。第一个妈妈的做法,便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发挥自己的平台,而第二个妈妈纵然是为了教导孩子,但未免操之过急,容易挫伤孩子的锐气。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年幼时便有音乐才华,但股神坚持要儿子锻炼自己,不提供经济支持,他的儿子也因此在谋生上花费了太多的精力,虽然他最后依旧成为了一个出色的音乐人。但试想,若巴菲特一开始选择鼓励儿子,给予儿子一定的经济支持,或许他可以更加专心钻研音乐,在音乐上有更高的造诣。所以说,对于年轻人的天赋,应给予更多的鼓励,让其充分发挥个性,在这之后再去进行一些教导。鼓励更能让年轻人的锐气长成参天大树。
  每一个爱画画、有画画天赋的孩子就是一朵含苞的花,由含苞到绽放,需要阳光雨露。外在的鼓励就如春风般呵护孩子的心靈,给予孩子帮助,让其发挥自我。因此,鼓励会浇灌出最美丽的花朵。
  点评
  考生深谙“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文章一开头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认为把画贴在墙上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出色的画家。更难能可贵的是,本文能把“更有可能”的理由阐述得很充分,其所持理由有三:一是把画贴在墙上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二是把画贴在墙上能让孩子在收获掌声的同时,通过他人的评价了解自己画作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提升画作的水平;三是把画贴在墙上能较好地保护孩子的锐气。这个理由使“就事论事”得到落实,又不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是通过“论事”上升到“论理”的层次。
其他文献
1993年,国务院提出在上世纪90年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应以发展初中后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为重点。现在的中职和高中录取比例被确定为以1:1录取为目标,但在高考扩招、而初中毕业生又减少的大背景之下,中职学校出现了生源不足、生源素质下降等问题,连同教师职业倦怠、毕业生就业困境、教师更新迟缓、教学跟不上新产业新技术发展等问题成为中职改革的新课题。  发达地区中职“招生难”  金老师原是一所
在我二十二岁的时候,我终于见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那些漫过原野的花。  ——题记  蒙古高原的天空很高,很适合飞翔。航班比预计早了一个小时,于下午四点二十分抵达呼和浩特。高原的天空没有尽头,从上倾泻而下的阳光没有经过云层的削弱,落在人脸上,仿佛有了重量。  我徑直上了机场巴士,在一个年轻女人身边落座。  她应该很年轻,看起来却有些疲倦。她的头靠在车窗上,怀里稳稳抱着一个孩子。察觉到我的靠近,她把身
学生军训,主要目的不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知识普及,还在于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忍耐力。然而,近年来,校园军训期活动中学生突发事故时有发生,引起广泛关注,激起人们对于学校军训质疑和讨论,涉及课程设置、军训尺度、体检预防、医疗救护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甚至体育课中的一些突发事故也被拿来比对,屡受诘难。为此,《教育》旬刊收集到一些军训学生事故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和探讨。  大学生军
那个青葱的毕业季,男孩将我作为离别礼物送给女孩。我看到女孩接过我时绯红的脸,像极了点缀在我衣衫上的那几朵素色小花。那一刻,我白色的衣衫抹上了淡粉的底色。我这枚白色的书签,就像女孩未知的青春,什么色彩都有可能被涂抹上。女孩将我紧紧地攥在手中。那年,窗外挂着一个风铃,铃声清脆。风儿给女孩送来了青春。  我陪伴女孩翻开的第一本书,是曹文轩的《青铜葵花》。那是本纯净童真的长篇小说,让女孩想起了和青铜一样聋
胡德维在2012年10月19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浙大提前录取高二学生进入竺可桢学院启真班,一个目的是为了实现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即所谓拔尖创新人才。大学当然要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但是这与提前录取与否好像也关系不大。如果大学的教育、培养、管理过程仍然给学生限定了太多无用的条条框框,那么提前录取了高二学生,也照样培养不出来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直言不讳地说,仅靠把高等教育提前以培养有创造力的人
近来,全国一些省份陆续展开高校分类管理的探索,上海年内将编制全国第一部高等教育规划,明确各级各类、各个层次的学校布局,以及各个专业的比例结构;山东将所有省属高校分为应用基础型、应用性、技能型三类进行建设;江苏计划用3年时间建立起科学的、应用性较强的高等学校分类评价体系。这些举措宛如迟来的“及时雨”,对于破除当前高校发展趋同化、盲目化的弊端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的一个有利突破
争议教师节意义在于对教育反思  张玉胜  延续了29年的9月10日“教师节”,今后可能要改日期了。国务院法制办5日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四部法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意见稿中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并增加了校长任职资格要求、提高民办校地位等一系列重要条款。(2013年9月6日《北京晨报》)  诚然,“节日”设计不过是体现对某人
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鲁迅、毛泽东……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无数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变得鲜活了起来。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之一,《觉醒年代》主要讲述了从1915年《新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6年间的历史。其聚焦建党风云人物,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  《觉醒年代》自2021年2月1日在央视一套播出以来便引发了追剧热潮。观众
据了解,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农业本科院校,沈阳农业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及时成立选聘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校、院、系三级联动方式,认真抓好目标培养、宣传发动、推荐选拔、考前培训、跟踪服务等环节,努力为辽宁新农村建设输送新鲜血液。四年来,全校通过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累计达到122人,接近全省选聘总数的十分之一。  为了给毕业的大学生村官提供长效支持,沈阳农业大学建立完善了“三个机制”:一是建立长期联系机
少年紧紧地握着手中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几枚铜币——这是他获得“光”的唯一希望。  这里从来没有被光明眷顾过,黑暗是这里的主旋律。人们在黑暗中与野兽搏斗,同风雪抗争,艰难地生存着。  打破这一切的是两个自称“神使”的人。  那一天,村长将村民们召集到一起,宣称要让大家见证一场神迹。  少年看到一向严肃的村长此时正赔笑着和两个陌生的中年人商量什么。那个高个子的陌生人似乎极不情愿地点了点头,然后从身后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