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生态、人情关怀的养老建筑设计研究——以苏州某养老院设计为例

来源 :城市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in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后,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随着老年人口抚养比的逐渐走高,老年人的主观养老选择与时俱进,养老设施服务对象将不再局限于一般认知概念上的特殊困难老人,而转向更广大的受众.因此,养老建筑也应该更迭换代.本文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养老设施建筑空间类型,总结其优点和不足,并以此为问题导向切入课程设计,同时结合基地所在地域、生态建筑和人情关怀理念,探讨未来老龄社会语境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文旅产业园在当今城市中全面兴起,体验感和创意性的不足往往不能发挥其作用[1],亟须在城市大环境中设置有效的“发生器”,作为有效的激化体,通过场所和环境的引导来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本文以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城为例,从主题型线索、题材型分区、话题型场所三个层面,探讨了“瓷文化”引导下的文旅产业园在产业集群理论下的建筑设计应用.笔者希望以此为例,对中国的城市更新建设有所指引借鉴.
陶瓷/金属界面作为一类异质界面,广泛存在于电子封装材料、电触头材料和金属催化剂等各个领域。但是陶瓷/金属体系界面润湿性差,界面结合不牢固。要实现陶瓷与金属良好的界面结合,首先要解决润湿问题。在改善润湿性时,界面结构及界面结合力变化较大。因此,需要对陶瓷/金属界面润湿性的改善工艺、界面控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促进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本实验首先采用熔盐法在氧化铝陶瓷表面制备Ti基涂层。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的社区活动空间需求越来越需要重视.本文基于观察和问卷采访的方式,研究老年人行为类型和空间私密性的关系,结合实地调研分析民心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探究老年人的安全感、归属感、舒适感心理,以及其所需要的空间私密度,提出设计策略,为老年人提供安心、舒适的交流沟通场所,给予老年人合适的私密度,从而达到心灵上的呵护关怀,尝试增加老年人在未来生活中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