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味道”课堂

来源 :教材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周一我喜欢和学生们一起评讲观察记录。孩子们很喜欢交流评论自己的文字。
  吕梦洁的一篇观察记录写得有些平淡,但有一句读来让人眼睛一亮:“……趁爸爸不注意,我又拿了一包辣条偷偷吃起来,半包吃下去我辣得像小狗一样吐着舌头……”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能在不经意中用比拟的手法描绘句子,的确值得表扬。可是我平时反对孩子们吃辣条,怕读后孩子们就争相购买辣条。读还是不读?我有些犹豫!思索一番,为了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文字中体会到“辣”的程度,体会到语言文字热烈的味道,我决定读。课后再教育他们少食辣条吧!
  读完后我问学生:“这篇观察记录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哪句话?”不出意料,大家都说出了那句比拟句。
  于是,我接着问:“这是吕梦洁对辣的感觉,你对辣的感觉又是怎样呢?”我很期待孩子们能将这个熟悉的味道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
  果然,有个小手举了起来:“我被辣得嘴都烧起来了。”呵呵,开门就赢得满堂喝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扬了他。我在黑板上板书“夸张”,并简要介绍了一下“夸张”这一修辞手法,此刻我并不希望老师用枯燥的含义解释熄灭孩子们正在喷涌的思想火花。
  第二个:“我辣得浑身直冒汗!”行,虽然有些口语化,但很真实。
  第三个:“我辣得嘴里喷出了火!”教室里“噢”的一声哗然,大家转身看着发言的易骏阳晨,“惊异”于他的能喷火的嘴。棒!由味想到了形,有突破。
  一个“火”字燎起一片。有的孩子已经兴奋地高高举起手要抢答,嘴里发出急切地“呼呼”声……
  我在黑板上板书“比喻”,同样简单介绍了一下。我认为“夸张”“比喻”“拟人”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只要能在语言中感知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它是什么。
  “我辣得舌尖都发麻了。”
  “我辣得发出了‘咝咝’声。”
  “我辣得想吞下一缸冰水。”张雨乐的一个“吞”字将解辣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当大家情不自禁想鼓掌表扬他时,我做了个暂停手势,我问:“根据生活常识,此时‘辣’成这样,是‘吞’冰水缓解辣味,还是‘含’着冰水更缓解辣味呢?”大家醒悟:用“含”字更合适。于是,我请张雨乐再说一遍,掌声响起!
  ……
  举手的孩子发言精彩不断,没举手的孩子脑海中也不停地在翻腾、搜索着辣味的感觉。
  我分明感受到这节课味道已经“辣”到极致了,得换个口味了。我试着启发他们由“辣”味展开去想象其他味道。
  “当我们品味不同的食品时,会感受到不同的味道。你最喜欢什么味道?”
  异口同声:“甜!”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说甜的感觉呢?”
  “甜得像蜜一样!”
  “对,过多吃甜食不仅容易得龋齿,还对我们的视力有影响。咱们吃多了甜食,牙成了蛀牙,有一种味道就会不请自来。那时什么味道呢?”我顺势利导。
  “酸!”
  “大家说说酸的会怎么样?”
  “我奶奶说:酸得牙都掉了!”平时不爱发言的朱爽瑜也举手了,想不出自己的感受,引用别人的感受描绘也很棒,我表扬了她的引用发言。
  酸味继续:
  “酸得直咧嘴!”
  ……
  在学生们的描述中,我的眼前出现了各种丰富各异的神情,时而辣,时而甜,时而酸,孩子们用夸张的神情,天真的动作为他们的语言增彩添色,这是多么趣味盎然,令人回味的课堂啊!
  这是孩子们真实淳朴的生活味道,是孩子们直接感受语言的味道,这也是语文课堂的味道。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美是存在的,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中的美也是存在的,需要的是我们能有一双引领孩子发现的眼睛。我想:有味道的课堂一定也是美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浪潮,在这场改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培养出真正高素养的孩子呢?我觉得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让他们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下面我谈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特别是学习型政党的提出,揭示出我党成长的规律。面对严峻经济形势影响和自身发展条件制
人非圣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仔细寻味,会发觉有些是教学中的误区。  一、过分强调格式、样板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为学生书写标准的解题格式或样板,认为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很有帮助。  一次期末复习,在讲到尺规作图的必要过程时,笔者特意强调:考试时,一定记得写结论。写好这个步骤,考试时会给加“1’”。然而没想到,在之后的综合测验的尺规作图题中,笔者任教的两个班级100人
陕煤化集团陕北矿业红柳林公司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大局贯彻在企业发展全过程。积极探索新时代安全生产治理工作新模式.以“挽手贴心”安全文化为引领,以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