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风险评估和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时机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ong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S)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或导管介入干预的原发性瓣膜疾病,因缺乏有效的药物干预手段,大多数CAS患者会逐渐进展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SAS)。在临床实践中,有许多SAS患者处于无症状期,其中有些患者病情进展快速,预后较差。现行的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推荐对所有无症状SAS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低风险患者可密切临床随访,而高风险患者应尽早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AVR)以降低死亡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此明确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确定行AVR的时机对于无症状SAS患者的诊疗至关重要。本文就无症状SAS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其行AVR的时机进行简要综述。

其他文献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逐渐成为治疗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重要手段,而早期TAVR的适应证只限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者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AS患者。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如今TAVR适应证已拓展至外科手术中危的患者。近期随着SUBTAⅥ、NOTION,尤其是PARTNER 3,Evolut Low Risk等研究结果的发布,在外科低危患者中进行TAVR的证据越来越充足。但是临床实践中
极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采用局部麻醉联合镇静,术中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通过股动脉入路开展的简化流程的TAVR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出院。该文
中、重度三尖瓣反流(TR)是一常见瓣膜病,以继发性(功能性)TR常见,原发性(器质性)少见。继发性(功能性)TR通常继发于左侧心脏瓣膜病或心肌疾病,合并中、重度TR与病死率增加独立相关。传统观点认为功能性TR一般只需以利尿剂为主的药物治疗。然而最近证据显示,长时间慢性TR引起的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可以导致不可逆的右心室心肌损伤,而成功的三尖瓣修复或置换可减少死亡。然临床实践中由于单纯三尖瓣手术死亡
目的探索以食管癌为第一原发癌的双原发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确定并收集2004至2013年组织病理诊断明确的以食管癌为第一原发癌的双原发癌
目的评价经肠镜下置管灌肠对广泛结肠型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确诊的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2例,男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