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利己主义对华政策的成因

来源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zx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曾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公开声明摒弃沙皇时代的对华政策,与中国政府建立平等的友好关系.但是,剖析从1922年苏联成立到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苏联领导人的对华外交实践,却浓重地体现着民族利己主义甚至是大国沙文主义倾向.
其他文献
为了获得成套材料性能数据,为制件工艺性提供支持,并确定是否满足民用飞机设计和使用要求等,针对两组各三个批次的高温固化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热压罐工艺制备,并对
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要求整合图书馆等教育资源,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整合图书馆等教育资源,整合图书馆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职能的基本要求,图书馆要通过整合信息资源、
采用不同浓度热塑性酚醛树脂溶液浸渍莫来石纤维毡,经过溶胶-凝胶反应和常压干燥后,制备出酚醛浸渍陶瓷烧蚀体(PICA-X,0.45~0.50 g/cm~3),后研究了其炭化前后微观形貌、力学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文化状况是相当复杂的,它既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也使中国当代文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就90年代后中国文化的生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