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还、一提高”构建自主高效课堂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iij9ijw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的生命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发展动力是教师的不断反思与创新。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教育价值。因此,我校搭建“三还、一提高”的教学框架,在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初见成效。先将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 精彩预设 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是以尊重、信任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可要可不要的环节不要,可做可不做的题不做,教师是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使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
  1、注重课前准备,目标高效
  教师的课前准备就是备课。如何达到高效率?把课备到位,就是要把“教材”“学情”备到位。我们要求教师备课关键做到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特点,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然而如何引导教师与固有的“照搬教参”的备课习惯进行割裂,重建全新的备课操作系统,成为管理者在创建“高效课堂”中必须攻克的第一道难关。为此,我校大胆采用了先破后立的策略:
  ( 1)、自我省察
  我们精心策划了由全体教师参与的“无案备课”竞赛。没有教参、没有现成教案,甚至没有任何可以提示的资源,教师只能在记忆中去搜索平时的储备,曾经对这一常规工作自信满满的老师们在茫然无措的事实中感觉到了恐慌与震撼,产生了“我是否会备课?”的痛苦质疑,“舒适”的照搬照抄备课模式就在教师的自我省察中以这样突然断裂的形式被打破。
  (2)、开放的集体作战
  废墟往往意味着重生。除去了教师对教案集的心理依赖后,我们引领教师开始了全新的摸索,在摸索中逐步重建。无案备课后不久,我们即推出了“电子备课”制度,引导教师充分挖掘优质网络资源。这一阶段,教师的视野得到倍增,备课效率得到增长。然而,随着新鲜感的下降,教师开始从以往的“示范教案集依赖” 逐渐转向“网络依赖”,备课基本靠“上网”的情况逐渐萌生。我们敏锐体察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进行了研讨调整,开始大力倡导“夹页教案集体备课” “教材批注式个体备课” 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大力引导教师彻底推倒心墙,从固步自封的孤军奋战走向共享互助的集约作战,教师必须先有独立的深入思考,在交流环节,教师的个体智慧不断碰撞,核变出新的集体智慧,并在个体的重新审视中得到批判性地吸纳和进一步提升。在开放共享的新型备课文化中关注生本,我校教师的备课以健康的方式行进在“高效课堂”的创建之路上。
  2、善抓引入,激趣高效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几分钟效果最佳。”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的教学艺术,教师巧妙的设计导语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为高效课堂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导入的方法很多,可讲故事、设悬念、展图片、放音乐;可画龙点睛、解释题意、通过游戏等,教学时应视学科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选用,注重在“趣”字上下功夫。我校教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群小蝌蚪,学生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老师让学生观察画的是什么?学生齐声说道:“小蝌蚪!”老师借机引趣导入:“小蝌蚪一生下来就没见过妈妈。它多想妈妈呀!我们现在就去帮他们干什么呀?”学生异口同声:“找妈妈!”这样师生板书课题,又进入了新课的学情境导入还可利用多媒体、游戏、学生表演等形式。如教学《草原》一课,可放腾格尔VCD专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观赏后说说歌曲中赞美的是什么地方?学生说出后转入新课的学习。教学《争吵》一课,可事先安排两名学生表演为小事争吵,让学生说他们在干什么?谁对谁错?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进而转入新课的学习。谜语属于智力游戏,它的谜底往往有隐藏性。但对小学生来说却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开启他们的智能。如教学《我是谁》一课时,教师出谜语让学生猜:“太冷我凝固,太热我漂浮,江河湖海都有我,你能猜出我是誰?当大家兴奋地猜出谜底时,新课的学习就开始了。学校定期开展“课堂导入微型课大赛”、“同课异构”、“妙语巧引入”等教学竞赛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提升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通过课堂精彩预设,为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架桥铺路。
  二、优化自主 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
  高效课堂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听课时,我们看到的课堂是安静的,整节课学生都整齐、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讲,学生实际上是在“闷课”,因此创设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使学生不会因害怕批评和嘲笑而成为课堂中的“观客”,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1、拥有自信 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查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学生互相讨论后能解决的问题的,不讲解”放手让学生去读书学习,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自信”的学习氛围。教师平时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常对他们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不要怕,大胆试一试!”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而这对那些“学困生”来说,就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进而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在教学中教师还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比如分层布置作业,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进而在成功的过程中获得自信
  2、激发兴趣,强化自主学习的行为   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1)、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应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如根据内容的不同,可设计成讨论课、探究课、活动课;有的可以只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有的则可以将文本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就教学手段来讲,有的可以不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只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语言,有的则可利用多媒体手段,用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教学不再程式化,方式、方法根据学习内容确定,符合学习规律,学生自然具有学习的兴趣。
  (2)、及时评价,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教师要为学生不断创设成功的机会,且学生一旦取得成功,就及时鼓励,因为让学生得到一个成功的喜悦要强于千百次说教。学校把课堂表现的评价权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提高,不断成长,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课堂书写、普通话、展示等精彩的积极的表现通过学生给与评价。每天有6——10分钟的时间由学习委员、中队长根据各小组一天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各小组在每天的课堂上优异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进一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促进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在构建高效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過构建“高效课堂” 研究,我们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平台,培养了一批乐于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和勇于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型骨干教师。通过不断努力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以至高效是他们对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
  (一)让德艺双修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并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源泉。
  德艺双馨的教师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德和艺是教师境界的两个重要考量标准。没有较高的师德境界就没有强烈提升自己教学艺术境界的动力。德如树之根,艺如树之干,根系发达、树干粗壮才有发达的枝桠和满树的果实。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师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才会主动配合教师开展学习活动,教学效率随之提高,作为教师,修德修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源泉。
  (二)转变观念是教师不断探索并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动力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不断探索中,教师首先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是在思想观念上切实由重应试向重育人转变,教育应该回归本源,那就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在实践中,恰恰是善于育人、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老师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越是只盯考试成绩的老师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第二是在教学策略上要由教知识向学文化转变。这需要老师在学科本体知识上多下功夫,并适度拓展,以大境界、大智慧提升课堂教学的品位,把自己任教的学科教出味道来,既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又能领悟深刻道理,使学生乐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是在专业形象上要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一味以老黄牛精神毫不创新对待教育工作是不可取的,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智慧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社会的尊重,从而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业绩。
  (三)、践行课后反思使高效课堂溯本求源更精彩
  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自我理解和自我超越的过程,更是实践发展与进步的过程。课堂正是在教师有效的反思-实践-反思中螺旋上升,不断趋近高效的。学校将反思写作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引导老师们把握住课前、课中、课后的关键环节,抓妙点反思、抓疑点反思、抓败点反思、抓常点反思。有了这一有力助推,老师们的反思能力迅速提高,产生了一批精品。学校创编了《教师反思集》,在市区举办的教学改革现场会上受到好评和推广。制度规范、活动助推、专业引领、读书充电适时更新充实着教师的理论积蓄,教师在不断反思中审视探究着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反思中设计修正方案,并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而最终实现教学的高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唤醒沉睡的潜能,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就是我们教育人致力追求的“高效课堂”!我们愿意为这美丽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交往能展现的时代,而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为伴,缺少与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没有受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和娇宠下,变的自私、任性、性格孤僻、自我封闭而远离同伴。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园,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必要的紧迫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
【摘 要】《纲要》课教学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学方法的探究很重要。互动型教学法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法,创造性地运用在《纲要》课教学中,能提高《纲要》教学的教学实效。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必须抓好质疑、探索、互动、创新四个环节。  【关键词】 《纲要》课 互动型教学法 环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大学生的必修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从 2006年开设至
提高高教质量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
期刊
随着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住宅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室内环境设计的认识尚存在不少问题与误区,影响了设计的质量与效果,本文通过对当
摘要:本文以笔者多年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践,探讨了培养高职生分析与判断能力的一些方法,以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分析 判断 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陈葆清(1973,9),男,湖北随州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翻译及教学研究。  在高职公共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们通过教师的指导,逐渐达到学会学习和主动自主学习,需要各位教学同仁多方面努力,多作尝
摘要 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人人网已经越来越成熟,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喜欢上、最常用的网站之一,人人网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力。作为国内面向大学生的社交网站的典型代表,人人网的社交扩大功能是否真正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如何值得调查分析和研究。  关键字:人人网;社交;促进功能;扩大应用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在1967年创立了六度分离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
【摘要】根据气动与液压课程工程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在面临理论教学学时大幅压缩和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现状下,探讨如何结合课程特点、实操设备、学生实际水平、学校自身培养目标,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有效性,是一件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根据几年来气动与液压的教学经验,从激发兴趣、实训布置、实训设计、实训步骤、操作规范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能起到一点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有效教学 实训设计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