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药剂拌种方法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生种子上常附有青霉菌属、根霉属、曲霉属和镰刀菌属的病菌,当种子生活力下降,这些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危害种苗。花生种子通过不同药剂拌种或包衣后,可提高其抗病虫能力,或补充营养元素、增强花生种子的活力,或增强其抗旱性等,并且能减轻播种后鼠、鸟和地下害虫等对种子的为害,保证花生苗齐、苗全、苗壮,从而为花生优质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在新垦地或瘦瘠地初次种植花生时,将种子与根瘤菌或钼肥拌种可使根系早结瘤、多结瘤。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花生拌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药剂拌种
  拌种消毒用的药剂可根据当地常发生的病虫害来选择,一般药剂拌种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0.5%拌种,可有效防止烂根死苗;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用40%的乐果乳油250~400克,加水5千克,拌种100千克,可以防治地下害虫;用煤油或柴油按种子量的0.1%~0.2%拌种,可起驱避作用,能防止地下害虫和鸟兽损害种子,提高出苗率。
  用“氯虫苯甲酰胺 吡虫啉(优拌)”拌种,可有效防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及地上的蚜虫、二代棉铃虫等。方法是将选好的花生种提前2~3天进行晒种,然后手工剥皮,去除霉变、发芽以及爆皮、裂口的种子。按每亩地15千克花生种,用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加吡虫啉30毫升,对水250~300毫升。找一个预混器,加入总水量的1/3,将氯虫苯甲酰胺倒入搅匀后,再将吡虫啉倒入。将配好的药液缓慢倒入花生种子中,边倒边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将拌匀的花生种子迅速移到通风处进行晾种,一般10分钟左右即可晾干,晾干后即可进行播种。
  二、保水剂拌种
  花生保水剂是一种高分子吸水性树脂,是一种优良的保水材料,可吸收种子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旱薄地使用,一般可增产10%左右。方法是:使用前先将花生种子湿润,按每亩150~300克保水剂均匀撒在种子表面,然后拌匀。或者进行种子涂层,用量为每亩100~150克。根据用量及保水剂的吸水率,计算并量取清水,将保水剂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不断搅拌,使保水剂快速吸水膨胀,直至水和保水剂均匀混合成糊状;然后将其倒入花生种子中,边倒边搅拌,拌匀后摊薄晾干,以备播种。
  三、抗旱剂拌种
  目前我国推广应用的主要是抗旱剂1号,其主要化学成分是黄腐酸。一般药剂用量为种子量的0.5%,加水量为种子量的10%。先用少量温水将抗旱剂1号调成糊状,再加清水至定量,不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倒入花生种子中拌匀,堆闷2~4小时即可播种。如果不立即播种,要将种子晾干。
  四、根瘤菌剂拌种
  根瘤菌剂是一种生物制剂,通过根瘤菌剂拌种,可明显提高根系着瘤数和固氮能力,增加产量。花生采用根瘤菌剂拌种,一般可增产10%左右,在生茬地上应用效果更好。目前的根瘤菌剂有粉剂和液剂两种,粉剂用量为每亩100克,液剂为50克,每克菌剂含活菌量要求在2亿个以上。使用时,先向菌剂中加入适量清水调匀,然后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菌剂与花生种子,直至每粒花生种子都黏着菌粉或菌液。拌种要做到随拌随播,不要与农药、硫酸铵、石灰等接触,以免杀死根瘤菌。播种时种子要用湿布盖好,以防风吹日晒,影响根瘤菌活力,播后要及时盖土。根瘤菌拌种后,每亩用种量再用0.5~1.0千克石膏粉拌种,可增强根瘤菌的抗逆性,提高拌种的增产效果。
  五、种衣剂拌种
  花生种子通过种衣剂包衣,可以杀菌、治虫,提高种子活力,避免或减轻不利环境的影响,有利于花生苗齐、苗全、苗壮,促苗早发。目前市场上的种衣剂种类很多,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各自特点的种衣剂。如采用21%复方咯菌腈种衣剂,药、种用量比例为1∶350。最好在播种的前一天进行包衣,或上午包衣下午播种,以便晾干种子表面。种衣剂包衣后的种子发芽速度会减慢,因此要选生命力强、发芽率高的种子,以免浪费药剂和种子。种衣剂内含有警戒色的,表明其含有剧毒物质。因此,在操作时要格外注意,每次操作完以后都要妥善处理用具。
其他文献
依据协整和GARCH模型理论,以历史数据作为样本,建立预测未来标准残差序列的模型。利用GARCH模型标准残差序列预警套利信号,搜索标准残差套利的最优阈值和风险测度,建立最优套
目前,高校在学生党建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过程管理、忽视结果管理和评价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成效。本文结合高校党建实际,探索构建一套具有科学性和
有些中草药和方剂含有抗病毒、杀菌和抑菌等物质,可增强猪体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力,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能有效防止多种疫病的发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 黄连素0.1克、白矾10克、柠檬酸20克、葡萄糖70克、硒0.02克。将所有药放入500毫升冷常水中,充分溶解后备用。仔猪每千克体重口服或拌料饲喂3~5毫升,每天2~3次,3天为一疗程,可治疗和预防仔猪黄、白痢,防效达100%,治愈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导管可留置期间意外拔管中的开展价值。方法:运用品管圈手法选定主题,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措施,评估措施执行效果。结果:运用品管圈后意外拔管率从3.56%降低
"十·五"期间,广东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仍然存在高等教育人口容量不足,承载力过大,专业、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生态问题。要适应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发展后劲,就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获得确诊的9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者,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到两个不同组别。其中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