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满意度低 敲响就业服务警钟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cent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8个城市,7个小城镇及其周边农村地区的4128名18-60岁常住居民(农村是16-60岁)进行入户访问,推出了《2006中国公共服务评价指数报告》。这份报告以及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公布的《2006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就业问题仍然是中国城镇居民的关注重点,同时失业群体低龄化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趋势一方面是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社会提供的各项就业服务不能满足相应的需求,就业问题依然是公众和政府的心头之患。
  
  就业问题高关注,失业人群低龄化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历年的《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显示,在2001-2005年期间,下岗就业问题一直是城市居民关注的首要问题。2006年,尽管社会保障问题取代下岗就业问题成为首要关注点,但该问题的关注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32.5%)。特别在2006年,“个人职业状况”对于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用仅次于个人经济状况,位居影响力的第二位。
  
  那么就业服务的症结在哪里呢?调查结果显示,就业信息场所的不足,就业培训机会的缺乏和工作机会少是当前就业服务领域的主要瓶颈和障碍。近半数(48.5%)的受访者表示,当地并没有开办可供他们利用的任何职业介绍和招聘信息交流的机构或场所,54.5%的人表示当地关于就业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职业培训活动并不太多或者根本没有。
  在各类就业信息交流机构和场所中,政府设立的职业介绍所和劳务交流中心仍是主流,商业性质的劳务中介公司是重要补充。另外,以网络为平台的就业服务网站仍然不是很普遍,仅有4.8%的受访者表示当地有关机构提供了类似的网络就业服务。
  
  农村就业服务更落后
  从三地比较来看,农村的就业服务表现较差。六成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根本没有任何职业介绍的机构或场所,当地的就业培训数量还非常不够(不太多或根本没有),各种人才市场招聘会不太多或根本没有。
  
  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只有积极提供多种灵活的就业服务和鼓励创造多种就业方式,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全社会受益。(供稿:零点调查)
其他文献
2006 年12 月31 日,深圳“摘牌讨薪事件”突然发生戏剧性转折:经过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的努力调解,甘肃民工张百宁终于拿到了原企业支付的6500 元工资。  张百宁来自甘肃庆阳,2003 年11 月,他以电焊工的身份进入深圳市百分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2004 年9 月,张百宁向公司提出辞职,并要求结清当月的工资及退还押金。公司一拖再拖,避而不见,他只好去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访办上访,而信
一.视唱教学的现状  视唱教学贯穿中小学音乐教育始终,它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视唱是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无论是学习声乐,还是学习器乐,都必须会视唱.否则就只能
期刊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亲密的伊美关系被彻底扭转,此后30多年来,伊朗与美国相互敌视,伊朗视美国为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敌人,美国也将伊朗看作挑战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