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理想教育迈进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黄冈市教育局组织我们到北京十一学校参观学习。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在大量吸纳、不断沉淀和深入反思中,对教育的发展方向愈来愈清晰,对教育的信念越来越坚定。
  面对典范,学什么
  面对具有世界眼光、堪称中国教育典范的北京十一学校,最能触动我们心灵的是什么?
  深远谋划:学校果断转型。正如李希贵校长所言:“当你需要跨越壕沟时,小步的谨慎无法帮助你成功,因为你必须跨越。这正与骑自行车一样,太慢是不稳当的。”
  北京十一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不改革,不转型,它依然能站在中国教育的高峰。它的转型是为了什么?是因为这所学校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培养各领域卓越人才的理念,才有了如此“高雅”的转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成为自己的CEO,构建每一位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教育机制。纵观我国的教育改革,看到太多的短视和急功近利,看到太多的张望和等待,要真改革,需要教育管理者具有远见、胆识、智慧和坚定的信念。
  深邃眼光:教师持久性发展。李希贵说,让大家“入股”,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文化的“蛋糕”里,有你的面、有他的油、有我的糖,饱含着你的创造、他的坎坷、我的辛劳。这样大家才能拉着手走得更远。
  学习期间,我将李希贵的专著《学生第二》和《学生第一》通读了一遍。这两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启示就是:没有教师的幸福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幸福成长,教师第一,才能让学生第一。北京十一学校管理的成功在于,它始终是在构建让教师能够体验到尊严感、价值感的精神家园和学习乐园。实施扁平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推进全员参与学校管理;缩减管理层级,减少对教职工的行政干预;淡化行政身份,让教职工们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学校的激励机制,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文化,这些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
  深远责任:学生个性化成长。“发现那棵树,不能仅仅靠教育者主观的肉眼,为之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气候、养料更加重要。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饥饱,对孩子们来说,能够为之搭建合适的成长平台,丰富可供自主选择的课程,则是他们自我发现的前提。”
  李希贵用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土壤适合,种子就能发芽。真正面向个体的教育,必须走到这一步。北京十一学校为我们揭开了理想教育的面纱:真正尊重学生的差异,使之获得真正的发展。
  面对现实,怎样学
  学习期间,我们曾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在感受到他们办学成功的同时,也感叹我们自身的“先天不足”。如办学经费没有他们充足,教师的素质没有他们高,教师待遇与
  他们相差甚远,教学的条件和资源差距很大,生源质量也无法与他们相比。好在最后一课李希贵校长非常睿智地与我们进行了交流互动,他提出了“非常理想,特别现实”的观点:育人目标要非常理想,实现方式应特别现实;管理结构要非常理想,调整管理结构的策略要特别现实;职业定位要非常理想,为教师做的事情应特别现实;顶层设计要非常理想,变革的推进要特别现实。
  从“根”处挖掘,改变评价机制。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李希贵校长说,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
  思路与方法:形成“基础 特色”评价体系。对一所学校的考核,应从两个方面去评价。一是必须达标的项目,这是教育的基本保障和基础内容。然后增设特色发展项目,比如课程设置特色,教师成长发展特色,学生成长评价特色等。我们要尽量改革那些只以分数来彰显教学效果、办学成果、学生成长水平的行为。如过多的竞赛、统考、学业成绩排队、升学考试等,代之以学校特色的发展、学生特长的发挥、学业水平的单项测试、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等,让教育能自由地呼吸,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从“真”字着眼,改良用人办法。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归根到底是校长和教师队伍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比如,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职业倦怠,难有成就感和幸福感。要真办教育,办真教育,就要敢于在用人办法上大刀阔斧地改革。
  思路和方法:待遇有保障,工作有动力,队伍有流动。首先,落实教师待遇。教师待遇相对较低,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特别是农村教师,几乎是处于维持生计状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解决住房难,定期体检,保证他们的文体活动经费,配备计算机等必要的学习教学设施和用品。其次,改革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取消学校干部的行政级别,代之以专业成长为主要内容的职级制。实行教师聘任制,彻底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不断完善教师职称的评定标准和办法,注重师德,注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认可度。更重要的是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尤其是要把师德师风问题严重的教师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关注学生心理需求,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李希贵校长说,北京十一学校是不可复制的。当深化课程改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我们内心强烈的需要时,教育方式才能得到真正改变。
  思路与方法:让教师看到希望,让学生看到成功。第一,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扩大学生视野。这种做法过去在我们的学校都有,有的做得还很好,现在需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地推进,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程。第二,整合课本资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学科整合,从而达到调整结构,提高效率的目的。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要树立“自习和社团活动也是课程”的理念。正如卢棱在《爱弥儿》中所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面对理想,还想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丰富自己永无止境。近段时间,我们拟进行三个层面的学习。
  教学改革的前端学习。我们拟参加李希贵校长主持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经过前几年的探索,我们深知改变语文教学模式,唯有从阅读抓起。我们今年计划选派部分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实验区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今年教学工作的重心。
  校长的深层次学习。去年,我们花重金为校长充电,聘请全国9位名校长和教育专家到武穴讲学,并先后选派校长赴上海、北京、山东等地进行实地培训学习。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学习型校长组织的建设。拟通过特色学校现场会、校长论坛、读书交流会等方式,掀起教育局干部和校长的学习热。
  教师的全方位学习。要求中小学校成立读书社,并采取书香学校评比等策略,强力推进“读书工程”。一定要使全体教师先读起来,在这喧嚣的社会里,读书是最好的心灵净化器和成长助推器。
  当然,也热切地期盼各级领导为学校发展再注活力、再添动力。我们坚信,只要有信念、有勇气、有智慧、有担当,我们迈向理想教育的脚步一定会越来越坚实。
  (作者系武穴市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 陈建军)
其他文献
第一次见到陈河是在2011年,那是我来美国后的第二年。说“第一次”似乎不恰当,其实至今,我们也没有见过第二次,但他给我的感觉完全是位老朋友。    那一次,陈河到美国来游历,休斯敦是他的终点站。他从新奥尔良坐“灰狗”巴士来,他的一位老友因故无法去车站接他,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在美国,人们长途旅行去别的州,或者自驾,或者坐飞机,坐“灰狗”巴士的人不多。我记得那个车站很破旧,在下城区一个嘈杂拥挤的地方,
柳萌先生离开我们四年了。   四年的光阴,岁月轮转,晨昏交替,日子像秋天的落叶铺满一地,我依然没有能够把这一份忧伤安放。它是一眼苦涩的泉,会在不经意间汩汩冒出不尽的思念,淹没心中的山水。   这些文字,是卸去忧伤的扳手,在我心中已经被泪水浸泡得太久。1   咚、咚,有人轻轻叩门。   我站起身,见门外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穿一件蓝色中山装,提一只黑色人造革公文包。分头、中等身材,白边近
2011年,湖北省启动第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丹江口市同步实施“学前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几年来,该市本着“高起点,统规划,优质量”的办园宗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环境优美的幼儿园遍布城乡,在家散居的“雏燕”竞相“归巢”,“公民办并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高起点建设,助推学前教育跨越发展  自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伊始,丹江口市就把创建“省学前教育示范县市
乌乡的人喜欢告状,凡来乌乡的领导在调走之前,或者之后,会收到一些告状信,让你提拔不成,重用不成。   那年,乌乡有个书记叫张严的。他处事严厉,坚持原则,大胆改革,把镇办企业全部进行改制,叫什么关、停、并、转。这一改革在当时是空前的,这一成绩也是空前的,上面领导认为这是新鲜事物,做法值得推广,对张严格外器重。可是却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在传说张严调到县里当副县长之前,告状信就到了市县两级纪委,匿名信反
费新岸:1963年11月生。湖北阳新人。文学硕士。1997年被评为特级教师,现任黄石二中校长。曾在各级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出版著作15部。曾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教学成果奖”“曾宪梓教育基金奖”等荣誉。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人本教育的研究和推行显得弥足珍贵。“人本教育的本质与践行”这个选题旨在研究和落实如何发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
很多同學对二次根式的相关概念理解不透彻,导致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常常无从下手。其实,我们只要熟记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二次根式两个概念的特征——三“不含”两“相同”一“前提”,处理这类问题就能游刃有余了。
本报讯(记者刘益清吴洪刘深魁)“来水了!来水了!”5日上午,随着来自福建晋江、穿越约28公里陆海输水管道的碧水,在金门田埔水库喷涌而入,3000多名围观的当地民众欢呼雀跃。  “金门缺水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这是金门发展史上的一件大喜事!”专程赶到晋江龙湖观摩通水现场会的台中市金门同乡会理事长蔡少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上午10点,晋江龙湖岸边的通水现场。随着与会领导、嘉宾共同按下启动按钮,一股股
一  何为信念?  信念之信,乃是对不确定东西的确定的信。  信念之信,非科学之信。科学之信,是对事实的认知;信念之信,是对价值的认同。  信念之信的逻辑与科学之信的逻辑正好相反:  科学之信的逻辑是:因为存在,所以我信。  信念之信的逻辑是:因为我信,所以存在。  一种观念,假如很多人信,就会形成巨大的客观存在的观念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比如说,大多数人都相信人应该有爱心,于是这个世界便真的有了爱
“抖音”“今日头条”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网络狂欢正在偷换我们的主体性。乔叶的小说是从《中原腔调》主编苏紫的视角和经历完成叙事的。在生活完全被改变了的今天,一本老气横秋杂志的命运不难想象。但吃瓜群众也是无奇不有。当苏主编发了一条自己收藏的油印戏本的时候,上午发布,下午阅读量居然已经过了十万,粉丝也增加了两百。最让她惊讶的是那一百多条评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也大有人在。这种声音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中,虽然可
农村来的大学毕业生邱振锋阴差阳错认识了当护士的女友海伦,海伦意外怀孕生下维克托。从此,维克托像根绳索缠住了邱振锋的人生。他辞职随妻子远赴加拿大谋生,异国生存的环境和文化令邱困惑而迷茫,他该何去何从?  1987年,邱振锋从山东农村考进北京一所大学。他个子高挑,身材瘦削,眉目俊朗,与当时走红的演员周里京颇有几分形似,尤其是从侧面看过去。周里京最出名的角色是《人生》里的高加林。很多人记不住演员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