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 拓宽 激活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的随笔是学生课外自由练笔的一种形式,因其形式的自由和内容的随意而备受学生的青睐,语文教师都比较重视随笔这一课外练笔形式,将其作为语文教学方面的一项常规工作。随笔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随笔 作文教学 策略
  
  课外练笔,一直是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倡导的内容之一。中学生课外练笔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方面的。叶圣陶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曾反复阐述过,单靠教师出题每周一作,未免回数太少,不能收到充分的效果,“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还须课外作文。”能达到这目标的有效方法就是写“随笔”。随笔,顾名思义,是随手写来,不拘一格的文字。更具体一点说本文中的随笔是相对于作文来说的一个概念,是指教师不给学生命题,也不在写作内容和形式上作要求的一种课外练笔形式。这和叶圣陶要求中学生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种种想要写的相一致。
  实践证明坚持随笔训练能有效调动学生写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欲望,并在随笔训练中提高写作能力。随笔训练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写作水平,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指导,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创造精神,使随笔训练更加适合学生的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积累素材,厚积薄发
  
  语文讲究厚积薄发,作文更是如此,积累之于作文太重要了,而这积累不仅仅是过去所说的“知识”的积累,它还应该包括生活的、思维的、方法的等等。我在借鉴他人成功的随笔教学的基础上,从2001年开始尝试着让学生用随笔这一形式来进行课外练笔,以此达到不少于1万字的练笔目标。每接一个新班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就对学生的随笔训练提出了具体要求:每周必须上交两篇;文体不拘、内容不限、时空安排自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随笔中可以写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比如写学习的困难与乐趣,考试的成功与失败;写对道德、理想、情操等问题的理解,谈一些思想认识上的迷惘或困惑;写家庭、学校生活,分析国家、社会问题。广阔的写作范围,给大多数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角度,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有利于引导他们进入主动写作的状态。
  爱读书的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好段或写读后感而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值得一提的是基础较好又有点喜欢写作的学生自,觉地把各类片断作文训练写成随笔。我针对上述各种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策略:在肯定他们写作态度的同时鼓励他们坚持写作,并要求他们开阔视野,从各方面选材,把随笔作为命题作文积累素材、整理思想,留住灵感,培养习惯的资源库。对喜欢摘抄的同学,要求他们写上摘抄的原因,分析所摘抄文段的精彩之处。对于坚持写各类片断作文训练的学生在批阅时我注意师生互动交流这方面,往往会指出写作方面的优缺点,或者疏导思想等等,在课堂作文或者征文时这些学生往往会把以前写的相关随笔直接修改成作文。
  
  二、拓宽渠道,自由抒发
  
  相对课堂作文来说随笔是自由性写作、个性化写作、创造性写作。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来写,不受题目的限制,凡所见、所闻、所说、所思、所感,无不成为练笔的材料。我认为随笔训练有它的独特之处,它强调一个“练”字,在写作知识或理论上做文章。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写什么自由,想怎么自由,怎样写自由。鼓励学生在随笔写作中培养自由的胸怀、独立的精神。让他们放开手脚,自由作文,这样才不会造成写法上千篇一律和影响学生思想感情的表达。随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的天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有多宽广,随笔的范围就有多宽广;生活有多丰富,随笔的内容就有多丰富。在随笔中学生的思想可以穿越时空,自由翱翔。或古或今,或中或外,或叙或议,或诗或文,或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或惜墨如金寥寥数语。
  一般来说经过三年的有序训练,大部分学生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女生擅长抒情,在随笔写作中善于抒发浪漫的情调;男生爱幻想,喜欢冒险,科幻小品文、神话成了他们的首选形式。为了拓宽学生随笔的写作渠道,我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利用每次随笔交流的机会,针对性地进行讲评、指导:针对学生不善于选择材料,讲捕捉生活中最感人的细节;针对构思一般化,讲别开生面、大同小异;针对学生思路不畅,讲灵感的捕捉;针对结构层次零乱,讲整理思路,布局谋篇……每次交流讲评都有重点,针对性强。这有助于解决学生随笔训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学生随笔中可发现,几乎每一周学生随笔都有一个或几个焦点话题,或是学校班级活动,或是国际国内时事,或是体育赛事和娱乐新闻;同一话题写法也是多种多样,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模仿,这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渠道,在当今中考作文文体不限的情况下,这种随笔训练无疑为学生参加中考作了准备。
  
  三、激活欲望,培养习惯
  
  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兴趣是作文教学的最根本实在的目标。中学生厌倦作文的原因之一是作文教学长期运用僵化的命题作文的形式,学生的写作习惯及兴趣未能得到有效地培养。随笔不受题目、篇幅、体裁的限制,每天写上一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再则不受时间的限制:茶余饭后,清新的早晨,静谧的夜晚,当灵感来的时候,或者说想写的时候,翻开本子将感悟自由舒展笔端。尽情地写耳闻目见、喜怒哀乐。小至花草宠物、家庭琐事、校园新闻、学习心得、人际交往;大至社会新貌、国家大事……这种写作过程会使习作者得到一种快慰与满足。为了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除了利用师生交流讲评随笔时,欣赏优秀随笔外,还会挑选其中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校网站、教育网站和相关的报刊发表。
  随笔训练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为调动和维持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使随笔在作文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有策略地指导、讲评欣赏、推荐发表、激励手段的运用是不可或缺。
其他文献
摘 要:中职学校维修电工的实习过程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的有效活动和途径。维修电工实习课堂中的提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实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提问,从而帮助于课堂实习教学顺利进行。  关键词:课堂实习 提问技巧    维修电工的生产实习过程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的有效活动和途径。生产实习的课堂提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实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提问,以帮助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语文中的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正如有位大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美
摘 要:本文围绕校课题《尊重个体 张扬个性——初中小班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初中小班化学生制订假期计划习惯的养成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假期计划 习惯养成    一、引言  在《尊重个体 张扬个性——初中小班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们以我校初中三个年级中的11个班级(初一4个,初二3个,初三4个)共345人为样本,进行初中小班化学生行为习惯的总体探究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试一试。    一、营造自主、投入、清醒的阅读氛围    在实践中,我发现选择—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对机械的抄写、无聊的练习深恶痛绝这一心理,在经过必要的准备以后。尝试在本该进行的语文训练或考试中宣布到阅览室去读自己喜欢的书,请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题设置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自主提出,并通过动手活动和思维辨析得出最后答案,使其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导入阶段中的问题设置  1.“问”要由浅入深。如在讲《看得见的手》设问:上节课我们讲到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想一想市场机制是不是十全十美的?为什么在有了“看不见的手”之后,还要有这只“看得见的手”呢?为什么会“菜贱伤农
《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杰出的智慧。由于课文属于说明文,通常会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课堂通常也会显得沉闷。但我在教学时,能采用小组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创造性地处理运用教材,一扫教者疲学者累的状态,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中,如浴春风,尽情
摘要: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率,教师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为学生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形成和谐的课堂协作机制,力争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更好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生态课堂。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浅谈在打造生态课堂中的一点思考和感悟。  关键词:生态课堂;自信;主体;民主;创新  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学习着很多的教育教学理念,思考怎样才能在教育教
课例名称:《现代通信真方便》  执教教师:陈惠萍  指导教师:陈福泰  课型:活动型学习  年级:五年级(上册)  活动主题:电话连着你我他  活动目标:  1.逋过活动使儿童了解电话的种类和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认识到电话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培养儿童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品质。  2.通过探讨电话的使用情况,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话的方法,认识到特殊电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语文教学在情感培养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积极情感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精神    语文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
摘 要:本文就如何利用化学史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使命感等方面进行了浅议。  关键词:化学史实 提高综合素质    新的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本人就化学史实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浅议。    一、利用化学史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