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馆信息服务升级研究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新《档案法》的颁布和“十四五”规划的出台,高校档案馆的功能定位与信息服务方式也将随之改变.高校档案馆的功能定位从高校专属向高校专属和公共性兼容、个性需求与社会化增值相结合转变,信息服务也由校内单一性向多元化校内外信息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模式、个性需求开发与远程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转变,高校档案馆服务制度体系将面临全面升级.
其他文献
“档案”一词已成为所有可想象的存储和记忆形式的普遍隐喻.然而,从媒介考古学的视角出发,德国学者沃尔夫冈·恩斯特认为,档案并非专门用于记忆,而是用于数据存储的纯技术实践:我们添加到档案中的任何故事都来自外部.档案没有叙事性的记忆,只有计数形式的记忆.恩斯特认为,在数字文化中,档案实现由档案空间到档案时间的演化,关键在于数据持续传输过程中的动态性.由此,档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隐喻”,蕴含无限的可能.
数字环境下,馆藏红色文献的知识存储、服务利用和传播效能问题亟待解决.知识库在知识聚合以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化、专精化服务方面具有优势.本文以红色基因传承为导向,探索馆藏红色文献知识库在数据获取与处理、元数据设计、知识关联与知识服务方面的问题,为今后构建文献知识库提供参考.
本文立足国家档案局《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要求,对当前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有关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四性检测、元数据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人员、管理等角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要正确实施工作过程记录管理功能、加强若干技术研究、加强项目管理和系统验收测试等改进建议,以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