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约、身体复归与智能觉醒:智能广告伦理的三个研究取向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78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技术对广告活动的全面介入一方面引发了"广告世界"效应,另一方面也重构了广告伦理问题的向度、维度和深度,产生了隐私泄露、信息奴役、精准强迫、数据人格等新的伦理风险,亟需加强对这一问题的规范化体系化研究.在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不断进发,广告传播与新闻传播、舆论传播等相互融合、边界模糊的背景下,技术伦理、身体伦理及技术哲学视角作为三个可能的研究方向,将会对智能广告伦理的系统化研究产生助益:技术伦理强调技术规约,协调人、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目的、手段与结果的统一;身体伦理从人本身出发回应人与技术的关系,强调身体在两者关系中的不可或缺;技术哲学则思考未来智能广告传播中拟主体伦理责任的划分及其实现.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当代探索,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艰苦探索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新闻实践的成果;在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特征.实践将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当代探索不断地推向更加广阔的思想空间和更高的理论境界.
话语互动是社会互动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也是形塑社会的重要手段,话语互动因而构成了批评话语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在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在回顾有关话语互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Wodak的话语历史分析方法和田海龙提出的双层五步分析框架,尝试提出了描述话语互动的七个步骤.文章最后以案例为基础,对本文提出的话语互动模式进行了展示,呈现了“腾讯”和“老干妈”双方关于合同纠纷这一话题所展开的话语互动的基本模式和运作机制.
伴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开放进程,海外中国留学生近年来日渐发展为数量可观的群体.他们接触和使用海外社交媒体的便利为其母国国家认同提供了新的经验视域.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四个中国留学生人数居于前四国家的20所不同类型的高校中抽取中国留学生发放问卷,对中国留学生的海外社交媒体使用、其母国国家认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研.研究显示,海外中国留学生对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的使用都较少,对三者有关中国的信息信任度也都较低;中国留学生的母国国家认同程度普遍很高,一定程度上受留
新冠疫情加速了媒介与社会的一体化进程.在防控精准化、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社会治理需要形成与之匹配的信息传播力、舆论引导力和社会服务力.智能媒体以其与社会生活的高度嵌入、信息与关系的深度融合、促进行业之间的渗透融合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将为智能社会生态的构建起到关键作用,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性不断增强.推动后疫情时代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需要从安全、信息、经济、生态和人性化五个维度考量智能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打造高度复杂、人机协同的智能社会结构系统,构建符合智能时代特点的社会关系、文化价值观和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