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初中政治教学上的运用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e_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冲出了传统板书教学的束缚,改变以单调的教学手段、单纯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潮流 多媒体 教学技巧 思维能力 学习积极性
  在政治课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推动政治课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鉴于现在的教育模式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结合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多媒体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它是求知欲的直接动力,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才会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兴趣又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绪,这种情绪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意境氛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如在讲到初一政治“把祖国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这一课程时,若用板书单纯说教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在开始讲课程知识时,我先让学生听《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激昂、悲愤的歌声回荡在教室中。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学习的欲望被激发。接着,我又用投影仪放映者“少年英雄赖宁奋不顾身救火”的图片,叫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来讲解下心目中的赖宁,学生纷纷走上讲台,结合图片,声情并茂地讲述赖宁的故事,学生的学习热情完全被激发,也将这堂课的氛围推到了高潮。我适时地投影仪打出两个讨论题:为什么要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根据多媒体播放的音乐,马本斋的视频,赖宁的图片,学生对这样两个讨论题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做了这节课的小结,将学生讨论的结果加以归纳、总结,大大提高了这堂课的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巧用情感渲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应抓住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适合的教学方式来渲染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政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学,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展现、情绪的感染来将教材的知识表达出来,去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捍卫真理时,对知识追求的信念成为学习的动力。
  在讲到《情趣与志趣》时,先播放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小萝卜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放飞了一只蝴蝶,以他那童真的心灵,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的一段录像来说明人们的爱好、兴趣愈广泛,人们的生活就愈加丰富多彩,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会愈加深刻,人们就会对生活愈加产生浓厚的情趣,人们也就愈加热爱生活。即使是生活中最黑暗的时刻,也一样能找到心灵的安慰。通过对生命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生命,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让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转变为学习的动力,去追求知识的真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与爱国相适应的富有表现力的画面、音乐、语言,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唤醒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多种手段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来渲染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加学生对祖国的热情。
  如,在讲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课时,我通过收集课外有关体现爱国的视频,在课内播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邓小平接见撒切尔夫人的情景和坚持国家主权不容侵犯的立场;展示1997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和扬眉吐气的雄伟气势;展示澳门各界欢欣鼓舞迎回归的爱国热情。不仅引导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更使学生坚定了祖国和平统一、反对台独分裂的信念,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政治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要做到扬其利、避其弊,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为初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邓安杰.初中政治课堂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和思考[J].现代教育教研.2010.
  [2]陈宏英.多媒体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凤城中学)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4-10岁这段黄金岁月是人生中学习能力的顶峰期,要采用多种形式、不失时机地早期开发儿童大脑,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常务会长徐德江教授也指出了早期开发儿童大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是祖国文化璀璨的瑰宝,汉字与外国字母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是一种象形文字,同时又具有写意性,每一个字就象一幅画。汉字是音码、形码、义码在大脑左右两半球上同时作用的副脑文字,不仅能有效地刺激左脑,
张元济先生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必要的补充和延伸,其作用是显而易见,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而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其实很多孩子的学习障碍是由阅读障碍引起的,以致很多孩子不肯努力求学,说到底是因为学校及周围的环境缺少学问、阅读氛围的熏染。陶行知说:“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
期刊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只有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感到轻松愉悦,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那么该如何设计增强趣味性的环节呢?  一、导入新课新颖奇特,增强课堂趣味性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课的好坏影响这节课的成败,好的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