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认同感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aote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动不动就和同学发生矛盾,肆无忌惮地大哭大闹,一言不合就跑出教室……他是我们班的小徐。这一幕也是接班伊始频繁出现的场面。可能老师们也发现了,不会管理情绪的学生呈增多趋势,这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没有合理的措施去管理和约束,会带来恶性循环——集体的排斥会加速个体的不良行为;而巧用集体的力量去教育个体,可以让个体在集体中找到认同感,更好地融合,集体也更具凝聚力。
  1.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建立安全感
  我几乎每天都会和他谈心,了解到家长过高的期望给了他太大压力,他的情绪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弥补家庭没有给他的安全感,才会化解他的纠结。
  开学初,我们的班级目标之一就是营造一个温暖的集体,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善意。什么是善意?“当你遇到困难时,我愿意伸出手帮忙;当你焦虑时,我愿意听你倾诉;当你想发泄情绪时,我可以疏导你……”于是,这样的画面出现了:小徐有情绪了,同学会分散他的注意力,不和他产生正面冲突,同学们冷静地等待他发泄后去安慰他或者带他去跑一圈,慢慢地,他开始主动找人倾诉。
  不会管理情绪的学生在集体中生活时,良好班级氛围宛若温暖的港湾,可以平复学生们心中焦虑的浪花。
  2.实施多元评价,让学生树立自信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他们的独特优势,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我曾经表扬过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是第一个主动认识了全班同学的学生。看起来不起眼的一个优点却让我挖掘出孩子的巨大潜力,这是一个多么善于交流的孩子,未来这会是他的一个优势。教师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学生也会仿效,去多元地评价伙伴。
  小徐的数学成绩很好,我与数学老师沟通,可以多给他一些展示的机会。数学课上,他成为破解难题的高手,给同学们讲题成为让他骄傲的一件事。优势越优,弱势也越弱,小徐开始在意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了。
  3.赋予使命,让学生获得认同
  六年级第二学期,学校组织去安徽研学。我给了小徐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给同学们协调分配座位,他欣然接受。在火车上,他主动与同学调换座位,挨着随班就读的同学。在4天的活动中,他一直关注着这个同学,他说这离北京太远,怕这个同学走丢。他的变化让我惊喜又欣慰。
  在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岗位,每个月还会轮换,每个人可以体会不同岗位的职责,学会管理和被管理,懂得我要为班级尽义务,我也有权利管理班级。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受到“自己”是被别人需要的,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不再只是班主任给予的,而是同学、集体给予的。
  班集体就是一个小小的雏形社会,学生在集体中学习融入,找到认同感,學习合作、包容,获得更好的成长。
  编辑 _ 李刚刚
其他文献
为推进“五育”融合教育改革,学校确定了七条路径,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实践。  第一,在机制保障方面,成立“五育”融合中心,融合教育、教学、课程、科研等多个部门,统筹课程设置、学科教学、活动策划等工作,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评价的功能,保障“五育”融合的培养目标能够落到实处。  第二,打造“五育”融合的教师队伍。要改变教师的育人观念,从学科本位、各自为政向“五育”融合转变。另外,要培训教师“五育”
期刊
“研训一体化”是把教研、科研和教师培训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有机整合。这种培训模式通过培训内容的“四化”(即培训内容系列化、培训手段科学化、培训对象差别化、培训模式多元化)和培训过程的“三性”(即突出教师主体性、强调效果实效性、激发教师能动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是研训管理一体化,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全校一盘棋。  为解决以往教师培训工作中随意性大、培训时间冲突、内容重复等问题,学校成立
期刊
学校秉持“办有根基的教育,育有品质的学生”的文化理念,确立了“让上学成为孩子最期待的事儿”的办学目标和“让每一棵小树茁壮成长”的育人目标。建校之初,学校就坚持科学管理,借助大数据实现科学均衡分班,努力为学生创建安全、生态、有归属感的学校生活。  1.借助大数据科学分班,营造公平的教育氛围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明确提出,维护学生平等入学权利,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编班过程邀请相
期刊
儿童与成人之间、儿童各年龄段之间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儿童的尊重,首先应该是对其年龄特征的充分理解。幼儿园工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以说“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区域游戏以及主题活动课程建设过程中,游戏化是一条贯彻始终的主线。儿童需要丰富的游戏机会,在游戏中,他们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来建构知识。游戏化教学内容的核心应该是为孩子提供激发好奇心和建构自我成长的机会。在以
期刊
我认为,好的教育离不开讲故事,校长和教师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和收集者。教师要用细腻的目光,融入学生的世界,用心发现发生在校园每一个角落的故事。  故事一:教育,就在那个记住学生们名字的操场上  有一天,我走在学校的操场上,迎面来了一位学生。我用眼神和微笑跟她打招呼,想着她也像其他学生一样,给我敬个队礼。  出乎意料的是,她突然停在我面前,就像要挡住我的去路一样,但是脸上又充满
期刊
生涯发展指导力是教师承担学生发展指导的相关素养和胜任力,是现阶段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教育能力之一.rn教师生涯发展指导能力对于学校生涯教育的开展与推进,对于学生全
期刊
学校语文教学团队通过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度参与,在课外积极链接生活,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首先,通过一个课题,撬动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依托“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好伙伴课堂’构建的行动研究”,将课堂聚焦于“好伙伴课堂”的建设上。所谓好伙伴课堂,强调课堂中的民主,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思辨氛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期刊
学校以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突破口,形成了课内得法、课外运用、内外贯通的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根植课堂,授之以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根在课堂。只有通过阅读教学引领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体会文章的写法,才能为学生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设计预学单,助力学生主动思考。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难点与盲点,在设计预学单时,我们侧重语用训练和文体特点。在预学内容的确定上,我们重点关注课后习题的思
期刊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是每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工作中,我从学情出发,在班级建设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1.打造温暖班集体,让学生感受和谐、友善  班集体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营造友善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