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线段”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大量接触了这一内容,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往往也只存在于表面,零散不成体系。课本将线段知识提升到一个抽象概括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要以纯数学的角度理解有些难度。
  根据这一教材的特点,学校的四位老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环节。
  创设情境能够刺激学生的数学学习激情,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但是怎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呢?是否所有的情境都是有必要的呢?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就这四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谈谈我的想法:
  片段一(陆老师) 出示3人跳绳;6人拔河。问:他们在干什么?图中绳子有什么不同?生:跳绳的绳子是弯的,拔河的绳子是直的
  片段二(姚老师) 师:你们参加过拔河比赛吗?老师带学生去看一场拔河比赛(出示比赛前和比赛时的图片),观察一下绳子有什么不同?生:比赛前绳子是弯的,比赛时绳子是直的。
  片段三(赵老师)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里,一只小猫在巡逻的时候看见一只老鼠(出示动画)。在猫面前有两条路(直线和曲线),你觉得小猫会走哪一条呢?为什么?
  前面两个老师都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拔河、跳绳作为情景素材,从绳子人手,感受绳子由曲变直的变化,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赵老师对情景本身作了过多的具体描述和大幅度的渲染气氛,却感觉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这个故事选取的本身,我认为还有商榷的地方,学生一眼就能判断出结果。
  片段四(姚老师) 点娃娃想和大家做游戏,看它给我们带了几个点(两个点)?连接两个点可以画出几个线段呢?還可以画出其他线段吗?生:只有一条。点娃娃又添了一个点(呈品字形),如何不遗漏全部画出来?点娃娃有什么办法,想知道吗?(介绍)
  片段五出示动画“福娃娃考考大家”。第一站:你会认吗?第二站:你会找吗?第三站:你会做吗?第四站:你会连吗?福娃娃的情境设计运用动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但在教学中却没有什么“发展”,只将教学内容分成四部分,我觉得没有必要。设计情景时要关注“吸引了更要突出发展性”。
  姚老师的点娃娃与数学本身密切相连,且随着教学的发展点娃娃也发挥了重要的贯穿作用,学生在熟知的、有趣的情境中很快体会到了数学课浓浓的“数学味”。
  从以上几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兴趣。教学信息太多了,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心知识。”那么怎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呢?这里的“情境”其实不仅仅是指“生活情境”,学生的认知起点、思考性的问题都是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合理的情境创设应该使情境和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有直接的联系,不要让和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信息冲淡了数学思想。教师设计的情境要有趣,但也不能忽略对教学本质的思考。若只是让学生看看热闹,不能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则会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
  我认为创设情境要具有:①围绕教学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从本节课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入手设计。②情境创设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件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情境创设要让学生一下进入学习思考的状态,除了从生活的角度提出问题外,还要注重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④创设情境要简单明了,不可转弯抹角,花费很多的时间引导,却还没有转到要教学的内容上来。要注重数学本质的揭示。
  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反思,一定会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我们的数学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其他文献
马铃薯直链淀粉广泛用于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也是生产抗性淀粉的重要原料。现有马铃薯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仅为总淀粉含量的25%左右,且直链淀粉分离工序损耗大得率低。因此,创造培育高直链淀粉含量的马铃薯品种对于促进我国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CRISPR-Cas9技术能够利用单链RNA引导Cas9蛋白酶对基因组进行定点编辑,是近年来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具有高效便捷、多位点同时编辑以及可剔除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