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课程中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的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教师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现象的解释,并结合课堂上的实验演示及课下作业的完成,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知识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同时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与处理问题的能力。科学课程与其他的课程联系紧密,合理的科学课程教学能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课程是从小学三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意在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渐理解科学的本质,同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观,为中学时期更系统深入地学习相关科目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发现,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将决定着学生在更高层次中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甚至会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前学习资料的搜集及课前作业的完成,也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举例来讲,笔者在教授六年级下《宇宙》一单元的课程中,事先布置了以下两项预习作业:(1)以文字和简单画图的形式记录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情况,总结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并思考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些变化;(2)搜集10句古代关于月亮的诗词以及2到3个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将班上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内成员互相分工完成课前的预习。在正式上课时,由各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对观察作业和查找作业进行汇报,学生们表现得很积极,除了天气原因导致少数几天无记录外,其他的月相记录都很详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还附上了照片;负责月亮相关诗词查找的学生则用上了各种查询工具,有的在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有的则在网上搜索查找。通过预习,在课堂正式开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对月相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正式讲解有关知识时,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兴趣。由此可见,通过引导学生预习,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并有助于养成长期的预习习惯。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提問的习惯
  首先,善于发现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增强对某事物的了解;同时,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也会使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刻。笔者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会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更有针对性。并且笔者发现,越是未知领域,学生们的兴趣就越高,问题就越多。例如,在《溶解》一课中,由于较贴近生活实际,且实验材料易得,学生们通过课前预习提出了很多问题,如“水能溶解所有的东西吗?”“水中能溶解多少的食盐”“在其他液体中也有溶解现象吗?”。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正是课堂中要讲的知识点,带着寻找答案的目的进行学习,必然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而善于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以科学探究作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而敏锐的观察力则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首先,科学课程中所讲述的科学技术知识往往解释的都是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所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加以思考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切入点。其次,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观察。如在观察月相时,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观察,从农历初一到十五,再从十五到三十;在观察动物或植物时,就可以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的顺序来观察;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法观察,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来进行观察,如在《水和空气》一课中,学会分别通过视觉、嗅觉和触觉来描述和定义一种物体。学会观察比较,才能发现差异,而从差异中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习惯
  理论知识的获取是学习的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单纯的理论描述很难被完全理解。而科学课程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或甚至高于理论的一门课程。例如,排水量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有些抽象,因其对空间思维的要求较高,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则可以以一种很直观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当橡皮泥以球状放进水中时,因排水量较少,导致其下沉;将同样的橡皮泥捏成船形并放入水中时,由于排水量较大,橡皮泥浮在了水面上。经过实验,同学们对排水量的概念有了深刻的了解。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多动脑的同时也要多动手,才能将知识记的更加牢固。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记录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
  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涉及众多的课外实践与课堂小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外实践或参与课堂实验后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相关的实验结果详细记录,并进行总结。这个记录与总结的过程将会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并使其学会从众多的记录中总结规律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促进现阶段的学习,也能对学生将来在中学甚至大学阶段各个科目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小结
  小学是科学启蒙学习最好的时期,因为童年时期的孩子对未知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世界各国都选择针对对于自然现象最感兴趣的小学生开设相关的科学课程。这门课程使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以及我们所处的世界;让他们了解到自然现象后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最重要的就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善于提问、善于观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勤于思考与总结等,这些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作者单位:单县实验小学 山东】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了集群技术的应用背景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集群技术实现高速网络环境下的入侵检测的思想,描述了如何利用Linux内核的LVS进行集群实现
WAP(无线应用霄议)技术促进了因特网的网络应用技术与无线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是未来网络技术的一种发展方向。论文通过对WAP网络框架以及应用模型的分析,就使用ISAPI
介绍了在短消息服务平台SMSP中能够满足超大用户量访问的用户排队机的设计思想,在排队机中,用分级搜索算法快速定位到每个手机用户,得到用户的相关路由信息,提高平台的性能和响应
讨论了一些关于素数最重要的结果及其性质,同时给出一个新算法,它能快速产生大素数。
该文结合一套专门为银行系统制作的数字远程监控系统开发,介绍了系统的网络设计要求,并从数字视频技术、图像压缩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三方面详细说明它的网络体系设计思想——基
该文以CIMS工程应用为背景,介绍了一种运用Oracle高级复制技术实现企业远程信息分布式处理的方案;详细讨论了实现中的数据一致性问题,并提出了通过设置手动复制、合理设置自动复
广西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08年开始,采取“超常规”措施推进这一造福于民的工作,用3年时间将全区的污水垃圾处理率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