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融入课堂”,实现最美的相遇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om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师歌》这样写道:“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变成一个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变成了一个小孩。”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变成一个小孩”,对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我在体育教学中提出要创设“融入课堂”。
  “融入课堂”大有学问
  “融入课堂”始终围绕“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持从儿童视角出发,重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要让“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真正成为“融入课堂”的核心价值观,就要进行体育教育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前者回答“教什么”,后者回答“怎么教”。
  “融入课堂”中的“教什么”,主要回答在课堂中融入什么的问题。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其原因与课堂内容单一密切相关。体育行为具有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多元课程,融入多样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由此可见,解决“教什么”,是体育教学要重点突破的内容体系问题。
  “融入课堂”中的“怎么教”,主要回答在课堂中如何融入的问题。融入是双向的,“融入课堂”追求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心灵共振状态,实现彼此之间的无隔阂共鸣。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走进儿童世界,解决“如何教”,是体育教学要重点突破的方法方式问题。
  “融入课堂”大有裨益
  首先,重构课程方可融入课程,学校构建了健体课程。健体课程融入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其次,课堂是课程的主阵地,“融入课堂”突破传统单一的以技术习得为基础的课堂形态,通过创设多元情境,实现多元课程的无痕融入,课堂走向协同学习。一是创设问题情境。“融入课堂”强调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认知,有利于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也强调提出问题要超越学生认知,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未知。二是创设游戏情境。在游戏中开展体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三是创设生活情境。“做中学”是沟通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融入课堂”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四是创设美学情境。体育训练需要学生的耐力、毅力,融入美学元素,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斗志,是实现以美健体的重要手段。
  再次,重构师生关系。师生共情,构建心灵相通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给学生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师生协同,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是“互相学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互推关系,这样有利于构建教学任务的完成共同体。师生平等,构建朴实无华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放下“师道尊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走向平等的共同参与者,和学生一道探索体育的奥秘,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平等的师生关系,让课堂变得融洽自然、朴实无华。
  重构课程,也是重构自己,在无形之中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课程执行力,课程融入体育课教学,也是教师融入课程的过程。融入学生的过程就是遇见学生的过程,融入学生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
  体育“融入课堂”犹如一段旅途,教师和学生犹如旅途中的伙伴,只有共同走向诗和远方,才能发现原来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教师在遇见学生的过程中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黄硕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自主评价是以幼儿为主体,基于真实情景中的评价,可以用于评价自己的或同伴的运动状态、运动情绪等。本文阐述了在挑战性运动游戏中,通过记录运动护照、设置不同参照、利用现场因素、重视同伴评价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自主评价的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幼儿自主评价;挑战性运动游戏;成就感  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幼儿的运动内容应处于“最近运动发展区”,只有指向幼儿潜在发展水平的运动内容
【摘要】由于当代社会处于互联网时代,因此教育行业应该顺应当前时代的改革,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以此来展开信息化教学。就拿初中体育这一学科来说,教师在教学时将教学的内容与信息化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就能够很好的改善当前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困境。文章从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化教学的意义以及具体开展策略这三方面入手,进行了初中体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
【摘要】通东民歌广泛流传于江苏省海门市北部的通东地区,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自然沿传下来的民间音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受主流文化的冲击力越来越大,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引入通东民歌,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家乡民歌的传承现状以及可行性做法,为传统音乐在校园文化中的扎根
守护孩子幸福、营造良好环境,是家长的心愿。但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家长们却并不完全清晰。根据《2020儿童成长危机报告》显示,近7成的成年人都曾经有过至少一项童年不良经历,其中22.4%更是有4项以上的童年不良经历。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年人童年不良经历统计中,占据首位的是一个许多家长并不熟悉的词——情感忽视。  当孩子放学回家,兴高采烈地讲述在学校发生的事时,妈妈忙着做饭,对孩子的话心不在
【摘要】智慧课堂是网络技术与教学资源深度融合的过程,具有智能、高效和便利的优势。文章以智慧课堂为研究立足点,结合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分析了智慧课堂的内涵、特点和应用价值,并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构建对话情境,感知对话内容,深入剖析对话,引导学生朗读展示等实践对策,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智慧课堂;对话教学  【基金项目】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运用智慧课堂的研究,FQ2019
【摘要】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幼儿教育目的,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经验,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的活动总和。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绘本阅读,正逐渐深入家庭和幼儿园教育。课程对于幼儿而言,是灵动的,多元的,它贴近幼儿的生活,在幼儿已有的经验之上,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力、个性、习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因此在建立班级阅读课程时要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感
聂震宁,著名出版家,作家,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政协第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曾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现任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  “义务教育9年学生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近些年,语文教学改革与新课标始终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在大语文教育对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打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