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淡水贻贝?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东尼·萨森知道,俄亥俄州的大达比河发生了一些可怕的事。
  在平时,大达比河会孕育俄亥俄州60多种淡水贻贝中的44种。2016年10月,自然保护区生物学家的萨森,最早注意到贻贝从河床的洞穴中大量涌出。死亡的贻贝数量之多,以致保护区的水源里伸手就可以拿到已死或垂死的贻贝。
  在那个秋天,成千上万的贻贝—包括两个被联邦列为濒危的物种,都在没有任何警告或解释的情况下灭绝了。

离奇死亡


  起初,人们怀疑有毒物质泄漏,但是所有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活得还不错。早期的水和生物组织的分析,排除了污染物、藻毒素、寄生虫、细菌、真菌和其他病原体的诱因。即使到了今天,生物学家仍然不知道造成这一惨重伤亡事件的原因或程度。萨森说:“这是一个谜。”
  在北美,超过70%的贻贝品种因污染、栖息地破坏和其他人为后果,受到威胁或已灭绝。但是像大达比河那样的贻贝大规模死亡事件相对较少出现,然而更可怕的是,这种罕见的事件正在大范围发生。
  大约在俄亥俄州事件的同一时间,田纳西州成千上万的贻贝,在克林奇河穿过大阿巴拉契亚山谷的那一段里神秘地灭绝。过去的十年中,从华盛顿到威斯康星州,再到弗吉尼亚州,以及西班牙和瑞典,类似的死亡使生物学家感到困惑。

河流内脏


  淡水贻贝与通常在餐盘上出现的养殖咸水贻贝不同,它们占据了水和土壤的交汇处,是一种珍贵的生态卫士。贻贝有过滤性作用,可以从它们所浸入的水流中,消化诸如大肠杆菌之类的细菌和其他污染物,包括我们冲洗厕所的化学药剂,以及草坪上使用的除草剂。
  贻贝摄入的食物会被分解。它们中的一些会释放出来,其余的则会作为营养物质,存储在软组织和贝壳中。这些营养物质包括碳。贻贝可以隔离其中的全部碳素,这使得它们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一个小“角色”。死亡后,贻贝仍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为麝香鼠、浣熊和其他沿河脊椎动物提供食物。
  某些情况下,人类会利用贝类的滤水能力。例如,在2019年,宾夕法尼亚州在费城为几个贻贝孵化场投资了790万美元,旨在改善特拉华州和萨斯奎汉纳流域的水质。这两个流域共为超过2500万人提供饮用水。
  根据兽医阿比·兰蒂斯于2017年出版的著作《沉浸》,流入水库和水龙头的大部分水,都可能流经淡水贻贝的内部。她写道:“它们既属于陆地又属于水体。贻贝是河流内脏的一部分,夹在河流骨骼中,对活水河流至关重要,没有活水它们就无法生存。”
  不论大小品种,贻贝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显示出这种生物的生存条件的岌岌可危。为了进食,贻贝需要一定质量的水。为了繁殖,它们需要强大的水流才能输送精子。大多数幼体贻贝是寄生虫,会搭鱼类的便车前往它们未来的家园。这一壮举只有在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中才能实现。
  之后,年轻的贻贝需要完整的小河床,在那里它们可以成熟至成年。贻贝也没有太多的防御系统。萨森介绍,这些生物很容易受到丢弃在水道中的任何东西的伤害,而且“它们并没有真正做好应对现代污染物的准备”。

  贻贝生病最准确的标识,就是它已经死了。

  淡水贻贝的健康状况不那么容易判断。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兽医流行病学家、蚌科贻贝特战队成员托尼·戈德堡说,监测贻贝的健康状况是几乎不可能的。撬开贝类可能会致命,而外部则没有太多症状可供检查。他说:“没办法听它们的心跳或测体温。贻贝生病最准确的标识,就是它已经死了。”

找出原因


  蚌科(指美国常见的淡水贻贝家族)贻贝特战队是一支专家团队,随时准备下一次突击调查,无论该调查在何处发生。这个总部位于威斯康星州的核心科学家小组,随时准备存储和分析由全国范围的生物学家网络提供的样本,以应对贻贝的死亡。
  上个世纪以来,美国已经有多种贻贝灭绝。在2016年神秘的大规模灭绝之前,科学家们可以解释许多淡水贻贝的灭绝现象,甚至是19世纪中叶的情况—那时人们意识到贻贝可以生产珍珠,并且贝壳可以做成“纽扣”。据说,美国“贻贝纽扣”行业之父约翰·布普尔踩着贝壳划伤了脚,于1912年死于伤口引起的感染。
  盡管其他水生无脊椎生物如小龙虾、牡蛎、海星等身上的真菌、细菌和病毒疾病已有文献记载,但潜在的淡水贻贝病原体,只是最近才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戈德堡研究了北极熊、灵长类和企鹅的传染病,怀疑贻贝可能患有“白鼻综合征”。这种威胁到北美蝙蝠种群、引发“塔斯马尼亚袋獾面部肿瘤病”的病毒,于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
  2019年,特战队的成员将来自密西西比河上游的健康威斯康星贻贝,与来自克林奇河的死亡贻贝进行了比较。他们使用钳子和小型鼻腔窥器撬开贝壳,抽出几滴被称为血淋巴(无色)的血样液体。样品孵育后,科学家发现42%的壳中含有雷根氏菌。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病原体,人类对雷根氏菌也所知不多。
  戈德堡说,尽管如此,特战队的各项研究仍未能找到明显的罪魁祸首。他们所做的调查,目前只关联到几个可能的嫌疑人。理查德说,总体战略是利用克林奇河的反复水流活动,来回答贻贝死亡的问题。“这是一个黑匣子。但是,如果有一个我们可以找到答案的地方,那就是克林奇。”
其他文献
斯蒂芬·威尔特·谢尔是意大利罗马的一名白痴天才,15岁的他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超级视觉记忆能力,他能记住世界上所有过山车的位置,以及每个过山车的爬行角度和其他一切情况,只要他去过一次,看过一眼。他因此被誉为一个生活在孤岛上的爱因斯坦式天才。   为了检验斯蒂芬的视觉记忆力到底有多强,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的几名专家特意赶到斯蒂芬的家中,随后,他们雇用了一架直升机,将斯蒂芬带到100多米的高空中,再用4
大家好,今天老师就与大家谈谈关于作文的话题。我们都知道,作文就相当于一件艺术品,如何让这个艺术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这就需要小作者能够认真观察,写出鲜明的特点来。可是究竟怎样才能写出特点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方法。   首先,有一个好的标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很多同学不注意自己作文的标题,随便写一个就完事,更有严重的不写作文标题,还有的同学后写标题,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作文的标题应该
1933年11月19日,他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他的口才就十分笨拙,即使一句简单的话,他说起来也总是结结巴巴,表述不清。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每次考试,英语都不足70分,口语朗读部分甚至常常不及格,连老师也说他仅仅能混张毕业证书。   高中毕业后他打了几年零工,先后做过搬运工,包过冰棍,跟车送货,在澡堂做过搓澡工,还曾在一家UPS公司當过邮差。但是,由于不善于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注释】  1.佚:即“逸”,指从容、安逸。   2.趋战:仓促应战。   3.劳:劳累,疲劳。  【译文】  凡是先到达作战地点、等待敌人的军队,作战就很从容。后到达作战地点的军队,则感到仓促而劳累。  【小故事】  唐朝时,宋金剛和刘武周组织军队反抗朝廷,占领了不少土地。唐太宗李世民带兵讨伐叛军。那时正是冬季,河水已经结了冰,李世民带兵迅速过河
玩得太投入
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最本质的特征是强调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发现学习的根本价值在于,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在没有依靠的情况下独自捕获所需要的知识,如何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一点,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陈旧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是最为重要的。  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
老舍,原名舒舍予,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他的文笔幽默风趣,留下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文章。   抗日战争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老舍催过稿,总编正是赵元任。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像诗一般的答催稿信,诗曰:   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馬来!   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两千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兴奋地登上了一艘驶向荷兰的轮船。前几天海面上风平浪静,在行驶到第十二天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巨大的海浪一个接一个地打在船上,船偏离了航线,撞上了礁石,断成几截。我在碰撞中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在一声声狗吠声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片柔软的沙滩上,三只白色拉布拉多犬正坐在身边。我艰难地站起身来,朝不远处的船只残骸走去,在破碎的船舱里找到了麻醉枪、手
一位牧羊人养了很多绵羊,他靠出售羊毛为生。  白天,牧羊人把羊群赶到山坡的草地上吃草,晚上就把羊群赶到栅栏围成的羊圈里过夜。  一只狼对这些绵羊垂涎很久了,但是它没有机会抓到羊,因为白天羊群在山坡上吃草时有猎狗在放哨,还有牧羊人手拿猎枪在巡逻,只要狼一出现,就死无葬身之地。到了晚上,羊住在羊圈里,高高的栅栏挡住了狼,它还是没有机会抓住羊。绕着羊圈转了一圈又一圈,狼忽然有了主意。它对羊群说:“现在羊
我终于体会到了高原的独特风光。  假期,我和爸妈去川西藏区,准备体验一下高原风光。坐车来到二郎山隧道,听说这里是与藏区的分界线。果不其然,刚穿过隧道,一阵暖意扑面而来。阳光变得格外灿烂,空气也变得温暖而清新。周围的群山也变得不一样了,山上几乎没有一棵树,也没有其它山的奇与险,非常的平缓,给人一种沉穩的感觉。阳光普照大地,仿佛给高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车开到山下时,听说爬上这座山,能看到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