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高中数学教学,优化课堂提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校开展高效课堂改革,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听课的频繁,我渐渐发现许多教师的课堂提问有效性不高,不该问的问,应答式、以问代讲等现象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高效课堂改革的宗旨。提问就是对不了解的事物表示疑问,任何通过语言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发他人产生心智活动并做出回答反应的刺激都是提问。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进行做什么及如何做的指示,是教师的明知故问。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只有教师善于提问,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那么,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怎样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教学高中数学新教材近两年,感觉教材内容更具人性化,更具可读性,其显著特点就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通过问题的引入、问题的展开、问题的深入,最终给出问题的结论。这其中如何巧妙地使用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为此,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一谈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
  一、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确立朴实课堂的教材观。
  课堂提问是沟通教师、学生和教材三方面联系的桥梁,其目的是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让学生获取教材所提供的新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示学习能力。因此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抓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弄清针对哪些问题展开提问,还原朴实的课堂。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我提问:(1)一条直线和一个圆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2)怎样来判断一条直线和一个圆的位置关系呢?(3)使用代数法和几何法分别应注意什么?这些提问很好地检查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课堂提问的深度和广度,确立朴实课堂的课件观。
  采用各种课件会使课堂提问异彩纷呈。然而课堂提问必须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进行学习,恰如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如果教师的提问过浅,提问所含的信息量过小,就不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在“直线的方程”中,提问:“直线的方程有几种形式?”学生可以毫无困难地回答。这显然是一个信息量太小的提问,没有深度。但如果改为问:“直线的方程的五种形式分别适用什么条件?”学生一下子不好回答,他们就必须对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进行认真分析,才能得出结论,这种有深度和广度的适当提问,肯定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当然,课堂提问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过大,让学生无从入手,否则就失去了课堂提问的作用。
  三、注重课堂提问的逻辑性,确立朴实课堂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课堂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性,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的深化。如在“数列的概念”中,我提出问题1:观察教材中的6个例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问题2:这些例子是否都是一列数字?是否都有顺序?问题3:如何来理解数列的概念?问题4:如何用数学语言来阐述上面6个例子?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轻易地理解了数列的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增强课堂提问的趣味性和艺术性,确立朴实课堂的评价观。
  高中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无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践行高效课堂改革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汪会玲,刘晓玫.中学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8,(06).
  [2]周宇剑.新课程目标下中学生数学运算技能水平调查[J].数学教育学报,2011,(04).
  [3]赵步林.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观念[J].学周刊,2011,(13).
  [4]石迎春.新课改中数学教师应树立的基本理念[J].教育革新,2008,(12).
  [5]皮磊.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对大学数学教师的影响[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6]李栋轩.新课程下数学教师的新定位[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03).
  [7]吴华,张莉.国内外数学教师能力结构研究的比较与启示[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其他文献
我国的信息化审计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也没有形成一支能够全面开展信息化审计业务的人才队伍。在信息化浪潮的推进,信息技术对我国政府审计方式的巨大影响下,政府审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首先对信息化及政府审计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信息化对政府审计的影响,最后阐述了信息化条件下政府审计的转变及对政府审计如何适应信息化提出了建议。
2010年高考全国卷I(文理科)第11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隐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原虫病病原,可以感染260多种脊椎动物,主要引起肠胃炎和急慢性腹泻为主的隐孢子虫病,已在106个国家的人群中发现隐孢子虫病的流行。隐孢子已成为人
围产期通常指奶牛产前3周到产后3周这段时期,又被称为“过渡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导致奶牛感染性和代谢性疾病。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严
自2005年山东高考英语自主命题以来,至今已有七个年头。这七年来遵循着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学生,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公平、科学、规范、安全有效地命题,是山东高考英语卷的一大特色。山东高考英语卷的难度、区分度、质量逐年提高,越来越突出能力立意,注意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反映了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成果。但高考
一、端正学生的心态,协调好其他学科老师。  物理科自从归入了综合科以后,学生的重视程度比以前低得多了。部分学生和老师有一种心态,觉得综合科分到各科,每科所占分数少,花的时间比较多,容易分散精力,不划算。心态误导了备考,所以在平时的复习和训练中不够重视,成绩就落下来了。倒计时阶段,时间特别宝贵,一些学科老师没有沟通协作和针对性备考,总是为自己的学科复习抢时间,这样会适得其反,综合科总成绩是难以提高的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强调的正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集体备课是实现教师交互式教学及进行教法研讨的一种备课模式,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下面我就针对高三生物集体备课谈谈看法。  一、教师达成集体备课的共识  面对高考,只有团结合作认真备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摒弃“集体备考走过场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微量元素,在维持包括人在内的很多物种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如克山病、肝坏死及牲畜的白肌病密切相关,在禽类的生长发育、繁殖、
中考复习是整个备考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效的复习课更是获得中考胜利的关键。但是现在的复习课存在以下问题:(1)盲目性;(2)题海战术;(3)过分依赖课本,逐条慢慢复习;(4)不重视教学反馈。那么,如何提高中考复习的效率和质量?这是我们备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突破句型是至关重要的。句型就如同“造框架建筑”,先定型,再完善。这符合先从语言结构着手,再去解决细节问题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