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脑自身调节的变化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an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颈静脉球氧饱和度(SjO2)持续监测,以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对SjO2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关系作为评定脑自身调节的指标,对心脏手术病人术中脑自身调节功能进行估测.方法 24例心脏手术病人,男16例,女8例,ASA分级Ⅱ-Ⅲ级,术前无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及免疫系统疾病,术后无神经精神障碍表现.采用α-stat原则维持血液酸碱平衡.采用计算机化麻醉监测记录系统持续监测SjO2、MAP、体温、心率、肺动脉压、心排量等,采样间隔为3Os.分析CPB前、CPB中稳定低温期、CPB后血温下降期各45-60min MAP与SjO2的相关关系,并求出直线回归方程SjO2=b+aMAP.以斜率a为标准,a≥0.4为脑自身调节失常.结果转流前无自身调节失常,转流后4例(16.7%)出现脑自身调节失常,其中2例转流中即已存在.a值大小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及CPB时间无关.5例病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平均SjO2低于50%,但并未发生脑自身调节失常.结论以MAP与SjO2的相关性变化为标准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脑血管反应性进行持续观察发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可发生一过性脑自身调节失常.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了解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氧合状态.方法测定了22例心脏复跳后连续应用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情况下体外循环中、停体外循环后30 min、手术结束、术后2 h、术后16h的心脏指数(CI)、氧输送量(DO2)、氧耗量(VO2)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 (1)体外循环中和体外循环结束DO2和VO2有高度正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0.811;(2)体外循环中与体外循环后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36例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全麻组(Ⅱ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Ⅲ组),每组12例,分别于诱导前、术毕及术后1、3、5、7 d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APAAP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相比,术毕、术后第1、3d,各组CD3+、CD4+、CD8+及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评价心内直视手术期间使用滤除白细胞的血液灌注液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 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替换术的患者,ASAⅡ~Ⅳ级,均采用芬太尼-安氟醚复合麻醉,以4℃高钾晶体液灌注停跳,据第二次灌注液成份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晶体液组(CS)、全血组(WB)和去白细胞血(LD)组.于肝素化前,CPB开始5min,主动脉开放前5min,开放后30min、1h、2h、24h采取外周动脉血测定CK-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