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及其解决办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论是在学习新的地理知识,还是在复习旧的地理知识,一味地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大搞题海战术;或者为了让学生在短期内提升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而让学生不求甚解地死记硬背地理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有效应用。不但降低了地理课的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失去了对地理学科学习的热情。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供相关教师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误区;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43
  高中地理相比初中地理而言学习起来更难,有些学生还用初中地理的学习方式学习高中地理,这给高中地理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影响地理学习效率的提升。长此以往,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教师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走出地理学习的盲区和误区,让学生意识到高中地理知识更为抽象,有些地理概念需要学生亲自探究或者通过实验验证方能更好地理解。
  一、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在学习高中地理时,学生常常不得要领,深陷地理学习的误区,具体表现在:
  1.一味讲求“题海战术”。
  高中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耳提面命之下过于看重自己的考试成绩,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为了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学生一味采取“题海战术”,坚信只要埋头多做题,肯定会使地理成绩上升。“题海战术”听上去合情合理,但是实际上是不科学的,因为很多学生会选择草草记忆地理知识和概念,忽视地理知识的理解过程,囫囵吞枣。一般先让学生背诵地理知识,然后让学生进入题海。这样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学生雖然快速地记住了地理知识,但是遗忘的速度也很快,长此以往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困扰,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地理题,还是经常错,经常忘,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一时难以意识到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学习地理的过程,只盲目记忆相关地理知识,所谓“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并且,过于重视“题海战术”,只在乎做题的数量,忽视做题的质量,不能很好地锻炼多种题型,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较为零散,无法形成系统的架构。
  2.缺乏对地理基础知识深入透彻的理解。
  高中的地理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有可能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或者教育经验不足,难以深入浅出向学生剖析相关地理概念,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地理思维薄弱,地理能力不足,从而不能做到深入透彻的理解地理知识。学生对地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的话,只能应对简单的、直来直去的习题,但凡题目涉及“拐弯”的思路,学生就会一筹莫展。一是他们本身的思维探究能力发展不全面;二是地理知识之间具有关联性和相似性,学生理解的不透彻会使他们走进概念混淆的误区,其结果自然是越学习越忙乱,越不得要领。
  二、应对地理学习误区的解决办法
  1.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
  地理基础概念知识就像是房子的地基,只有把基础知识夯实牢固,才能保证后续地理理论的教学和吸收,才能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地理成绩的上升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做到重视地理基础知识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教材内容,在熟读的过程中加深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正如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际上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根本不用把高中地理教材读百遍,只要他们能熟读八到十遍,就可以有效地理解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在认真分析和探究后,可以发现很多地理试题的答案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教材,有些就是地理教材中的一字不差的句子。可见,只要认真有效地掌握地理教材上的知识,就可以提高做地理试题的速度与准确度,从而避免了题海战术。所以学生首要要做的就是“吃透课本”,然后在结合习题巩固记忆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2.培养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会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事半功倍。首先,学生要养成科学学习地理的习惯。学生在阅读地理教材的时候,由于地理教材上的图片比较多,很多学生往往会出现重图轻文,或者重文轻图的阅读习惯。地理教材中的很多图片给学生传递了很多的地理知识,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材上的地理图片可以获得很多的地理知识,正是由于图片的此项作用,导致一些学生重视观察图片的内容,而对图片的相关文字表述重视不够,这就导致学生只能看到图片表面表述出的地理知识,而不能看到图片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的地理知识,从而使学生无法有效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反,有些学生只重视阅读图片相关的文字,而忽视了研究图片的内容,从而使学生不能把图片与文字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所学习的地理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能够做到图文并重。其次,学生要养成串联知识点的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谨记前后章节知识的关联性,边学边总结边反思,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蜘蛛网”,这样就能不断巩固新旧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
  综上所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地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更快更高效的获取知识。当学生走出误区后,就会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地理的学习技能,活学活用,真正掌握对自身未来发展有意义的地理。
  参考文献:
  [1]朱学尧.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11(16):45.
  [2]白生明.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探索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21):5.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道真中学,贵州 道真563500)
其他文献
摘要:政治是非常贴切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情绪的学科,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反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问题。这给教师教学造成了很多不良反应,学生的消极态度和反面情绪让教学难以推进,大大拉低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情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应该从哪几个关键方面入手切入管理呢?这需要政治教师在把握宏观方向的
摘 要:设计思维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路径契合了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尝试剖析设计思维贯彻新课标的有效性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建构方式。  关键词:设计思维,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87-2  一、设计思维的内涵  1.设计思维的概念  设计思维译自英文术语
摘 要:在习作过程中,学生常常因为缺乏写作素材而无法完成习作。教师需要分析原因,并想方设法地丰富学生的生活,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素材;匮乏;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7-103-1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思维
摘要:以人为本的初中课堂管理,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生需要出发,开发并研究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能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课堂管理策略。本文,将通过初中学生课堂的管理实践,分析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班主任对初中课堂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初中班主任;课堂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117  在现在的
摘要:地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地理学习对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一直是教育者研究的重点。高中生的地理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各不相同,为使不同学生都能得到更有效的教育,分层教学逐渐受到教育者的肯定和认可,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G434
摘要:作为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一项健身项目,健美操为高中体育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在面对课业繁忙的高中阶段学生时,“健美操”这一学习项目能够促进打造内容丰富、形式有趣、意义非凡的高中体育课。在开展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介绍课程重要性、结合现代化工具、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以及设计多样课堂活动等角度出发,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健美操模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高中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学生从初中过渡到大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语文作为整体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贯穿基础教育的始终,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的课堂焦虑日渐明显,其表现在学生高考压力倍增,对未来充满恐惧感,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控课堂中学生的焦虑感是其主要面对的问题,也就要求一线语文教师
摘要:音乐是人类文明的杰出产物,其被称为世界语言。人们在音乐的世界中,可以忘却身边的一切烦恼,享受音乐艺术带来的美感和快乐。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音乐教育,可以拓展学生文化与音乐视野,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音乐欣赏水平,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阐述了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教育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教育领域的持续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均发生了极大地改变,人们越来越开始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好本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在此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每一位教师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学生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科学课程也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所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针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初中科学教师
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状,并从设计、队伍、阵地、方法、考评等五个方面探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1-0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