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浅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dakedi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会有所促进。
  关键词:生物实验课教学 教学实践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生物教师的责任。自己经过六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应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应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三)观察时标本对准通光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将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吸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观察鲫鱼的实验在我校实验条件下较难进行。针对这一问题,我选择作为诱饵的小鱼为实验材料,既能达到实验效果,又能克服条件不足的缺陷。在讲这部分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鱼的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探究鱼鳍的作用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顺序将鱼鳍逐个捆绑或粘贴,进行观察,理解各鱼鳍游泳中的作用,并在实验探究報告册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在下一节课前5分钟小测验,检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知识掌握有没有更大的帮助。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四、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基础上掌握,避免死记硬背。例如:学习“蝗虫”一节前,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印象深刻。五、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我们在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进行了实验考查,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探究种子成分,观察鸡卵等。在上完植物的基本结构后,对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进行考查,这个实验既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又考查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也考查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为后面的生物实验打下基础。在实验过程中,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在5分钟内完成,多数能在8分钟内完成,极个别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也能完成。这样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
  六、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希望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1)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3)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4)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5)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六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我逐渐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自己决心将实验课的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笃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快推进素质教育
  [2]李秀萍.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反思
  [3]曾祥明.浅谈初中生物课的几种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需要营造和谐的质疑环境,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发问风气;优化教学过程,提供质疑时机,训练学生提问;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  [关键词]:质疑 创新意识 问题意识  21世纪的今天,重视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質,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尽快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是摆
摘要:教育者普遍认为,教学设计,指的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应用系统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领悟教改的主旨,整体把握和探索课堂教学的新途径、新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科学性的行动纲领,使课堂教学能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系统的各要素的特点与功能,并在教学设计中树立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开放发展的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运用探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  一、树立问题意识,创设探究情境  “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它在学习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期刊
摘要:有的学生在初中时物理成绩很好,但在高中学习时仍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导致效果很不好。本文就高中物理学习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消除障碍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学法指导  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就听说物理是最难学的的科目,一开始就对它产生了恐惧心理,还有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沿用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结果造成成绩很不理想。这些情况的原因何在呢?在此就将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一些方法介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生物教学由传统式的知识灌输性教学向现代式知识探究性教学的转变,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必须围绕是提出的新课程理念作为行动纲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教学模式优化组合,发挥其科学性,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是我如何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对创新教学方面的几点体会:1.落实预习关  1.1 预习可以提高听讲水平。一般说来,预习不可能把新教材全都理解了,总会遗留下一些不懂的问题
期刊
摘要:在物理中杠杆是一种钢丝制作的特定的弹性卡子。经过实验发现质量很小的卡子对于杠杆的调节却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水平的位置之上,杠杆表现出的物理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在进行力的分析的时候,看出杠杆水平不平衡,进一步为了减小这个影响,我们尝试以质量更小的棉线作为线圈,将杠杆套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平衡力量,并且没有副作用。本文针对杠杆的平衡试验,试提出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内容,所以本文针对以杠杆研究为主的
摘要: 任何教学系统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都必须遵循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也不例外。为了使研制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课件的灵魂即“脚本”给予高度的重视,并要在脚本设计的每一环节中认真考虑教学设计问题。关键词:课件脚本 脚本素材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正在兴起。无疑,多媒体技术也同样能
实验能力是中考物理要考核的五大能力之一,初中物理实验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它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  近年来中考实验的考查,根据考查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类型一:测量型实验题  1.直接测量型实验。掌握各类常见仪器的读数和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所以各省、市中考题中都要涉及此类实验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
期刊
观察历届考生,造成差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者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复习,即为不认真学习而造成的;二者想学但本身学习技能差,知识不能完全消化,长期累积而致。无论何种原因面临会考,他们均有以下特点:思想包袱重,基础知识差,各种能力欠缺,面对试题时常感到无从下手等等。针对上述情况,为使差生在较短时间内顺利通过会考,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端正思想,树立信心  首先,教师应摒弃任其自然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