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诵读对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作用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ccia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的语言实践中,朗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语流和语感的形成是建立在大量的朗读训练的基础上。缺少朗读和背诵,造成语言基础不熟练,不扎实,学生头脑中存储的知识面窄,词汇量、社会文化知识、科普知识、逻辑推理知识等匮乏,而且没有牢牢掌握,常造成听力理解困难;缺少朗读和背诵,学生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更勿庸说是牢固的和系统的思维方式;缺少朗读和背诵,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阅读能力也难以进步,偶尔读懂也是靠着母语的沟通,这就会制约阅读能力的发展。通过诵读训练,不仅可以练习发音、语调和拼写,而且通过眼、口、耳和大脑促进大脑积极思维,建立起视觉、听觉的密切联系,逐渐形成熟练的语言技巧,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正确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可以初步养成开口讲英语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
  目标。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朗读和背诵也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比如有一道填空题,你甚至不知道这个句子的具体意义,你却能说出该填什么词,这就是你的语感。这样就可以自然的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在口笔头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灵感,有时甚至可以猜对模棱两可的答案。
  二、坚持不懈的朗读和背诵也是训练语言、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改进语音。通过朗读,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同化、重读、弱读等,从而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英语成绩自然就提高了。试想,你可以脱口而出的句子,还不会运用吗?
  三、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采取各种办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习惯用语,打好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坚实基础,对以后的教与学将十分有益。初二、初三的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与在初一没有打好朗读和背诵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初一时不读、不背,导致学过的单词、短语认不得,不会读,上了初二、初三,即使想学好英语,由于大量的单词不会读,从而使有的同学对英语望而却步,逐渐丧失信心,终至放弃。现在的初二、初三的学生,有的同学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由于以前学过的单词不会读,课文不会读,而不知从何下手。如果初一就养成了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能大声的朗读,积极的背诵,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会记住其中的一些句子、段落、习惯用法。那么到了初二、初三就很自觉的去朗读、去背诵英语,还愁英语学不好吗?因此,从初一开始,在学英语过程中,请尽量的放出声来朗读英语,力求把一些范文,精彩的段落、句子背下来,这样到初二、初三后,学英语就很轻松了。初二、初三的同学也不必灰心丧气,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这句话用英语说就是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 学习总不晚。) 所以,只要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多读多背一些实用的英语句子,形成一定的语感,英语成绩照样也可以提高。
  四、创设诵读环境,诱发诵读情趣。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人境好与亲”。由于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期,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一定的诱引力,才能更好地进行,即学生感兴趣,喜欢的东西就容易学且容易学会。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文内容要求,有意识地创设优美情境,便能诱发学生诵读激情,增强诵读情趣,使学生由不愿意到愿意,由被动观望到主动参与,从而热爱诵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激励学生好学的积极性,提供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以教材为语言典范,以生活为“大教材”,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一是帮助学生克服原始心态。突破自身心理围墙,注意自我改造语言环境,使他们能够敢于开口,不怕嘲笑,不怕丢脸,树立为了说好一句地道的英语而磨破嘴皮的决心;二是树立“大教材观”。即以教材为依据,把日常生活当作语言大教材,让学生回到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去模仿、体验、感知句型对话,用具体的语言环境推动语言感觉的形成;三是增强朗读趣味,培养朗读兴趣。趣味性是教学中必须体现的原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实现趣味性。如全班学生集体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单独朗读、接力朗读、男生集体读、女生集体读、按单双学号朗读、朗读比赛、配景朗读、表演朗读等。
  五、培养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对我们进行诵读教学指导很有借鉴意义。我们除了启发学生懂得朗读技巧的具体内容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发学生学习掌握朗读的技能。“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教学过程中朗读的技巧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朗读教学应该在进行正音训练和各种语音技巧训练的基础下进行,要注重重读、连读、失去爆破、意群、弱读、同化等发音技巧。可采用以下朗读方法:变速法、变调法、节奏法、同步法、夸张法、表情法等。
  六、丰富诵读形式,延伸诵读教学。语言运用是一种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技能是一种本领体现,而任何技能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所以开展丰富多样的诵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诵读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朗读的意义与实施手段可分为课堂朗读及课后朗读。而课堂朗读又归成三类:示范性朗读、练习性朗读和检查性朗读。示范性朗读的形式可以是教师示范或录音示范;练习性朗读可以是学生齐声朗读、伴随设计情景朗读;检查性朗读可以是个别朗读,背诵和复述。教师除了授课中的朗读指导活动之外,课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专题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课本剧等多种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训练,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再通过师生适当的评价会、建议会等,来全面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努力调整自我诵读状态。
其他文献
狐狸华华在动物王国支了一个摊,声称:只要告诉他你心里想的两位数和67的乘积,他就能猜出你心里想的那个两位数.如果他猜对了,你只需要给他1元动物币;如果他猜错了,你就可以得
期刊
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培养高素质、高能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已经逐步被所有高校所认可。如何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教学在整个理论体系中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直是党的建设关注的要点,十九大会议中,政治建设被摆在了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体现愈加重要.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十九大会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力求集“三味”于一体。即”“趣味、生活味、语文味”。 “趣味性”使学生学的“趣”味盎然;“生活味”必定生动活泼,促进知识的感化, 陶冶情感,开启智慧;“语文味”注重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趣味;生活味;语文味  开设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力求集“三味”于一体。所谓“三味”是指趣味、生活味和语文味。“趣味”要求老师激发并保持发展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近年来,就业形势逐渐变得严峻,高校就业工作也逐渐成为学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学校的好坏,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就业的实施和开展情况来体现的,就业情况从侧面反应了学校对于教学工
【摘要】石油钻井作业产生的废泥浆基本上都是堆积在现场的周围,这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本文笔者就对钻井废泥浆的性质、特点以及对环境的危害做了简要介绍,并最终提出解决钻井废泥浆的相应措施,使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关键词】钻井 废泥浆 环境 危害 处理  1 钻井废泥浆的性质、特点和对环境的污染  1.1 钻井废泥浆的基本性质  钻井废泥浆是以粘土、水为基础,并通过粘土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一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类社会组织,它在某种程度上和政府部门之间有着相似的地方,是具备行政能力的事业单位的简称.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其组织目的并不是营利,而是开展各
期刊
在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中学信息技术课如何进行有效地推行,关键在于探讨新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创新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
中国建筑业随经济增长不断发展,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作为一名建筑从业者必须深入探究的课题。本文基于目前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基本问题分析,对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