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及逻辑性,一直都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中生在实际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越发明显,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层次化教学法应运而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层次化教学法,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对高中阶段开展层次化数学教学具体实施路径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层次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59-02
引 言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层次化教方法,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为此,对高中阶段开展层次化数学教学具体实施路径展开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阶段开展层次化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层次化教学模式逐渐兴起,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符合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因而备受广大教师青睐。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层次化这种教学模式加以充分运用,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层次化这种教学方法运用的必要性[1]。
(一)对新课程改革具体要求加以满足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其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改革否定了过去注重理论、轻视实践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层次化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缺口,同时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2]。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但教师运用层次化教学模式,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师开展层次化教学,能充分尊重學生之间的差异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及探究,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3]。
二、高中阶段开展层次化数学教学的侧重点
(一)把前提条件准备充足
通过观察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发现,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中,首要因素是是否可以引导高中生积极参与到新课学习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自然能够为建立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教和学的质量必然是低下的。而这正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层次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
(二)把强大动力与保障条件当作支撑
所有教学成果的获得都必须把强有力的条件当作支撑,在这之中不可缺少的是保障条件及动力条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层次化教学也是如此。针对动力条件来说,其是指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的一些因素,一般泛指科学教学手段与教师针对性较强的一些引导方法[4]。
三、高中阶段开展层次化数学教学具体实施路径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层次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及综合能力。基于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并组织客观性的评价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方面均能得到发展[5]。
(一)设计层次化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把任务具体化,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明确提出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学“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教师可要求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牢记公式,运用三角函数的公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于数学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对于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其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为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二)课堂教学手段需具有指向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从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条件来看,课堂上教学手段实际使用情况会对高中生学习成果产生影响。因此,若想保障层次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所选的教学手段必须具有较高指向性,能满足层次不同的高中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6]。
例如,在开展“二项式定理”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师生互动、项目学习及合作学习等手段。上述三种手段针对的分别是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相对较强及一般的高中生。针对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中生来说,师生互动主要围绕二项式定理具体概念的探讨展开,促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个概念;在合作学习时,重点围绕怎样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如何对各项系数加以确定展开。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让其把“二项式的展开特点”当作学习项目,同时从中展开自主分析及探究。在师生互动时,教师可把问题当作导向,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与二项式定理有关的知识。在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对二项式定理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及扎实掌握,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运用。项目学习主要立足学生自主探究及解决问题,保证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二项式定理加以运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师生之间的互评活动要有客观性,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总结及评价属于收尾工作,除能帮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串联,还能使其找到课后最佳的复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能让教师对学生课上及课下实际学习需求加以全面了解与满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层次化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客观性的师生互评活动[7]。例如,“变量间的关系”这一课在进入收尾阶段时,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怎样借助散点图对两个变量间具有的线性关系进行直观认识”和“最小二乘法与回归方程”。
此外,教师还需对一些注意事项进行补充说明,保证所有学生能全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形成知识结构。此外,在评价活动中,教師需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较强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对自身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说一说自己对各个环节的一些看法,以及自己课上学习实际满意度,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8]。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积极参与课上学习及课下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及记录,并将其当作改进层次化教学方案的重点,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 语
综上可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层次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新课学习中,在实际教学期间,把情境创设当作导入途径,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手段的指向性,以及师生之间互评的客观性,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而提高教学效率[9]。
[参考文献]
先儒才.分层次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7):54.
阳俭龙.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下),2017(03):11.
袁红春.分层教学让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06):66-70,100.
周利.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对“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J].中国教师,2016(S1):42.
李勇军.试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实施[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11):41.
吕建华.试谈“分层教学”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01):24.
荣兵.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0):88-89.
关海涛.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原则及其策略[J].学周刊,2021(18):145-146.
张生祥.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高考,2021(14):33-34.
作者简介:周艳清(1984.9—),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高中数学;层次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8-0059-02
引 言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层次化教方法,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为此,对高中阶段开展层次化数学教学具体实施路径展开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阶段开展层次化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层次化教学模式逐渐兴起,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符合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因而备受广大教师青睐。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层次化这种教学模式加以充分运用,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层次化这种教学方法运用的必要性[1]。
(一)对新课程改革具体要求加以满足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其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改革否定了过去注重理论、轻视实践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层次化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缺口,同时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有关要求[2]。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但教师运用层次化教学模式,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师开展层次化教学,能充分尊重學生之间的差异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及探究,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3]。
二、高中阶段开展层次化数学教学的侧重点
(一)把前提条件准备充足
通过观察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发现,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中,首要因素是是否可以引导高中生积极参与到新课学习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自然能够为建立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教和学的质量必然是低下的。而这正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层次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
(二)把强大动力与保障条件当作支撑
所有教学成果的获得都必须把强有力的条件当作支撑,在这之中不可缺少的是保障条件及动力条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层次化教学也是如此。针对动力条件来说,其是指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的一些因素,一般泛指科学教学手段与教师针对性较强的一些引导方法[4]。
三、高中阶段开展层次化数学教学具体实施路径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层次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及综合能力。基于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并组织客观性的评价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方面均能得到发展[5]。
(一)设计层次化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把任务具体化,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明确提出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学“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教师可要求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牢记公式,运用三角函数的公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于数学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对于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其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为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二)课堂教学手段需具有指向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从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条件来看,课堂上教学手段实际使用情况会对高中生学习成果产生影响。因此,若想保障层次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所选的教学手段必须具有较高指向性,能满足层次不同的高中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6]。
例如,在开展“二项式定理”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师生互动、项目学习及合作学习等手段。上述三种手段针对的分别是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相对较强及一般的高中生。针对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中生来说,师生互动主要围绕二项式定理具体概念的探讨展开,促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个概念;在合作学习时,重点围绕怎样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如何对各项系数加以确定展开。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让其把“二项式的展开特点”当作学习项目,同时从中展开自主分析及探究。在师生互动时,教师可把问题当作导向,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与二项式定理有关的知识。在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对二项式定理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及扎实掌握,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运用。项目学习主要立足学生自主探究及解决问题,保证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二项式定理加以运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师生之间的互评活动要有客观性,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总结及评价属于收尾工作,除能帮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串联,还能使其找到课后最佳的复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能让教师对学生课上及课下实际学习需求加以全面了解与满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层次化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客观性的师生互评活动[7]。例如,“变量间的关系”这一课在进入收尾阶段时,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怎样借助散点图对两个变量间具有的线性关系进行直观认识”和“最小二乘法与回归方程”。
此外,教师还需对一些注意事项进行补充说明,保证所有学生能全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形成知识结构。此外,在评价活动中,教師需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较强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对自身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说一说自己对各个环节的一些看法,以及自己课上学习实际满意度,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8]。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积极参与课上学习及课下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及记录,并将其当作改进层次化教学方案的重点,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 语
综上可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层次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新课学习中,在实际教学期间,把情境创设当作导入途径,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手段的指向性,以及师生之间互评的客观性,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而提高教学效率[9]。
[参考文献]
先儒才.分层次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7):54.
阳俭龙.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下),2017(03):11.
袁红春.分层教学让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06):66-70,100.
周利.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对“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J].中国教师,2016(S1):42.
李勇军.试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实施[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11):41.
吕建华.试谈“分层教学”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01):24.
荣兵.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0):88-89.
关海涛.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原则及其策略[J].学周刊,2021(18):145-146.
张生祥.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高考,2021(14):33-34.
作者简介:周艳清(1984.9—),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