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回肠造瘘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10~2012年收治低位直肠癌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58~76岁,平均65.5岁,肿瘤离齿状线距离4~7cm,手术方式均采用经腹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术中均应用一次性吻合器[1],均采用预防性回肠造瘘术。
  方法:采用预防性回肠造瘘术的适应证为肿瘤位置低,离齿状线<6cm,吻合后感觉不满意,高龄,体质差,低蛋白血症,术中出血较多,造瘘位置选取右侧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的内侧为宜,回肠位置为离回盲瓣约15cm处,切口大小能容纳二指而不紧,圆形切除皮肤1块,十字型切开腹直肌前鞘,分离腹直肌,切开腹膜,提出回肠末端,用胸管截取一段通过系膜裂孔支撑于皮肤,以防回肠回缩,待恢复肠蠕动后先用导管开放引流瘘口,约1周左右待瘘口肠管与皮肤粘连后,完全开放瘘口,形成回肠袢式造瘘[2]。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地位日益重要。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方式,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意义重大,税收优惠政策已成为内蒙古非公有制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途径对于人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血液透析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间期皮下注射组和血液透析下机时静脉注射组,
运用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对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体育设施,体育人力、体育经费等资源进行分析论证。探讨校企体育合作发展的客观动因,为校企体育合作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校企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