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鹿情深五十年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hao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侧上下两图,分别是雄性马鹿和雌性马鹿。成年雄性马鹿体重约200千克,长有鹿角,体重越大的个体,角也越大,雌性马鹿比雄兽要小一些。头与面部较长,有眶下腺,耳大,呈圆锥形。上图:向秋拉姆蹲在草丛里,雪山和马鹿在她身后,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美丽的笑容。

  此后,向秋拉姆担起了喂养这三只幼崽的重任。刚出生的马鹿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差,因此想要照顾好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夜晚温度骤降,担心幼崽会被冻死,向秋拉姆就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精心照护,并同它们一起睡觉;因为没有鹿奶,向秋拉姆就用牦牛奶喂养它们,刚开始小鹿还不会进食,她就用嘴来喂;小鹿一天天健康长大,向秋拉姆把它们放到自己家的牧场,让它们学会觅食;到了食物短缺的季节,她还从自己的口粮中挤出一些来喂养它们。原本向秋拉姆只是把这些幼崽当做玩伴,但在朝夕相处中,渐渐地把它们当做了家人。   时光飞逝,转眼几年过去,村里的人都劝向秋拉姆将小马鹿放回大自然,说那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尽管怀揣着对三只马鹿的担心和不舍,向秋拉姆还是决定把它们放归山上。那天,看着马鹿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向秋拉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本以为故事会到此结束,然而就在那年冬天,向秋拉姆意外地遇到一群马鹿下山觅食,让她诧异的是,她曾喂养的那三只小马鹿就在其中,身体健硕又饱含活力。回想放归时,向秋拉姆一度害怕它们不能适应野外环境,会被其他动物吃掉,但现在,看到它们重新出现在自己面前,她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三只马鹿回到大自然,历经风雨已然长大,但它们似乎充满灵性,时隔许久,却从未忘记那个曾经照顾自己的特殊“妈妈”。于是,它们好像在心中达成了一项约定——每年夏季,山上水草丰美,它们会前往广阔的高山草甸生活,而到了冬季,它们会回来看望向秋拉姆。后来,它们还带来越来越多的同伴,向秋拉姆家的牧场也慢慢变成了马鹿过冬的聚集地。寒冬时节,马鹿的食物会变得更加匮乏,向秋拉姆就冒着寒风穿梭在类乌齐的山谷与草原中,前往专门给马鹿投放食物的饲养站,把马鹿所需要的食物带回家。尽管马鹿的每一次到来,都会让向秋拉姆和家里人变得特别忙碌,但他们却心甘情愿地做着一切。几十年如一日,她的双手在长期辛苦的劳作中皴裂,虽然身体劳累,心里却充满了喜悦。
  每当向秋拉姆站在山下呼唤,鹿群就会从山上探出脑袋,然后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她的身边。原本生性胆小的马鹿,看到她却格外亲近,有的会用脑袋轻轻蹭她,有的会伸出舌头舔她的手心……看着这群可爱的精灵,向秋拉姆说:“我觉得它们就像我的孩子,看着它们健康长大,我觉得人生特别有意义。”

保护野生动物是当地人的信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藏历的6月到7月,是母马鹿生产的高峰期。在某些情况下,母鹿会因为一时疏忽,把新生的马鹿幼崽弄丢,这些尚没有生存能力的小马鹿很容易遭遇天敌的袭击,这时候,向秋拉姆就会把它们带回家照顾。
  随着马鹿数量的增多,经相关部门批准,1975年,成立了以向秋拉姆家牧场为核心区域的长毛岭乡马鹿养殖场,向秋拉姆被推荐成为了一名养殖场管理员。从此,她对马鹿的保护更加尽心尽责,每天都会准备土盐和芫根喂养它们,不管什么天气,她都会四处巡护,确保马鹿的安全。
  1988年,国家对西藏野生马鹿的保护更加重视,在类乌齐县西部设立了马鹿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不管是食物还是装备设施都由国家出资扶助。谈到这个话题,向秋拉姆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容,她说:“我不仅可以与马鹿相伴,每年还能得到补助。”她对新生小马鹿的未来满怀憧憬,相信它们一定能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健康长大。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文件,将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升级为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除了管理员宿舍等基础设施外,还建有文化宣传、科学研究实验室以及马鹿的救护用房等,并且每年都在不断完善。当地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类乌齐县林业局合署办公,下设保护管理科、科研宣教科、综合办公室、公安派出所等科室。

  2016年,向秋拉姆从养殖场退休。但她的两个儿子白玛泽仁和仁青泽培,依然在那里工作。白玛泽仁说:“我们从小就在鹿场长大,平常的生活就是和马鹿在一起。”每天,白玛泽仁都会很早来到养殖场,到仓库把食料用袋子装好后带到鹿场,马鹿们一看到他,便蜂拥而至,等着他喂食。仁青泽培是向秋拉姆的大儿子,现在已经是鹿场的负責人,他说:“在这里,我得到的不仅是工作,更是快乐。现在妈妈年纪大了,我们接过她的担子,希望能像她一样好好照顾这群马鹿,好好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如今,养殖场里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提到向秋拉姆,他们总会非常开心和自豪。饲养员索朗曲扎说:“向秋拉姆经常叮嘱我们要注意草场附近的垃圾清理和防火……”这里的每个人都尽心尽力地守护着马鹿。除了饲养员,当地的村民在上山劳作时,一旦发现生病、受伤的马鹿,也会立即通知山下的救助站,让他们尽快赶来救助。功夫不负有心人,与2005年相比,2017年底,西藏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马鹿达到了8000余只,同比增长60%。
  或许是信仰藏传佛教的缘故,保护区里的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着敬畏之心,野生动物在他们眼中不是美味佳肴,也不是可以用来交换的资源,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因此,保护野生动物成为了这里每个人的信仰。
  如今,类乌齐这个藏语里意为“大山”的地方,水域纯净,生态良好,尤其是夏季,白紫色的珠芽蓼和淡黄色的报春花开满了高山草地,花香四溢,人从花中过,鹿在身边走,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其他文献
“大江东去,浪淘尽,数千古风流人物”,每当吟诵此诗时,心中便有万千感慨,更是对过往逝去过的日子饱含几分唏嘘之情。人且如此,物何以堪?从第一台数码摄像机自1995年7月面世以来,在这10年多的光景中,数码摄像机的发展一日千里。每一款经典得让我们心动不已的机型,都值得我们慢慢回味。
整个圣马力诺共和国其实是由高耸山头的三座城堡以及依山而建的城镇组成,而要想将整个国家优美的风光尽收眼底,最佳方式就是登高鸟瞰。(左右页图)到达圣马力诺,全程都可以步行。虽然是山国,楼梯坡道特别多,但移步换景。而从圣马力诺市马焦雷镇,还可乘坐索道直达蒂塔诺山上。  从意大利海滨城市里米尼,向西南方约22公里,就到了欧洲第三小国——圣马力诺。圣马力诺四周均处于意大利的包围之中,国家以蒂塔诺山为中心,向
人像摄影    如奶酪融化般的焦外成像、真切的色彩感、出众的细节表现……数码单反相机绝对是所有人像“糖水片”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武器。换个角度想,要是带着一台小DC去讨她们的欢心,恐怕失了面子事小,丢了“前途”就亏大了。另外,在外形专业威猛的数码单反面前,你对模特的控制力也会增强不少,模特也会更快地进入你所期待的拍摄状态。
8月底,笔者有幸受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邀请.参加为期3天的富士(FujiFilm)FinePixS6500fd(以下简称6500)的实拍体验活动,而目的地,就是风景如画的桂林,阳朔,龙脊三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面对近年来的MCPC、HTPC、数字家庭这些颇为新颖同时也很有前途的概念时,DIY针对性较弱的缺陷就体现无疑。想要原汁原味地享受到这些最前沿的电脑理念,只有极具实力的电脑生产厂商,才能开发出针对性很强且易用性上佳的产品来。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惠普(HP)Pavilion畅游人m7398cn媒体中心电脑(以下简称m7398cn),在与这款电脑相处过不长的时间后,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一个全新的电脑应用时
Plantronics 40年的玩“乐”历程,虽然不算悠久,但却留下了不少经典。还记得人类第一次从月球上传回的声音吗?它就是那个“传话人”。其主打产品作为电脑前的觅乐良伴,也一直有着不错口碑。Plantronics的最新作DSP 550沿袭着严谨做工和听、说两不误的传统,仅有的USB接口使得它更具专属性。为了保证长时间的佩戴,DSP 550宽大的耳罩、适度的力度以及厚实的海绵头带将舒适性演绎得相当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军队占领旅顺后,“关东厅”海务局的几名日本士兵,奉命考察邻近旅顺口的一个小岛,为建造灯塔做前期调研。一登岛,士兵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缠在树枝上的蛇吐着信子,瓦灰色的蛇从草丛中划过,连石缝里也有蛇盘着休息,小小海岛到处都有蛇活动,令人毛骨悚然,日本士兵吓得落荒而逃。  这座面积仅有0.72平方公里的小岛,怎么会有这么多毒蛇?它们从哪里来?在这里生活了多久?又以什么为食?这个神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后进生是老师必然会面临的对象,尤其是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一旦在初一成为后进生,今后在初中生涯中会越来越失去对英语的信心。进而对英语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出影响后进生英语学习动机消退的因素尤为重要,也是每个青年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后进生;兴趣;动机消退  【作者简介】王晗伊,金溪初级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我是一名刚走上讲台一年的初中英语老师
数码单反相机像素过千万虽不是新鲜事,但随着索尼(Sony)、佳能(Canon)、尼康(Nikon)近段时间在其入门级机型中逐个引入千万像素级领域,千万级数码单反才真正为人所关注。这不,宾得(PENTAX)也于今年9月发布了应对这新一转拼争的机型-KIOD。
在喀喇昆仑山,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峰有25座,超过8000米的有4座。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但登顶死亡率却是珠峰的3倍,有着“死域”之名。  除了极地,喀喇昆仑山是世界上冰川最多的地方,被称为“世界山岳冰川之王”。位于印巴冲突地区的锡亚琴冰川,曾发生过多次武装冲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战场。  边境小村苦鲁勒是离乔戈里峰最近的村庄,尽管生活条件无比艰苦,但村民世世代代为国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