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后,向秋拉姆担起了喂养这三只幼崽的重任。刚出生的马鹿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差,因此想要照顾好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夜晚温度骤降,担心幼崽会被冻死,向秋拉姆就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精心照护,并同它们一起睡觉;因为没有鹿奶,向秋拉姆就用牦牛奶喂养它们,刚开始小鹿还不会进食,她就用嘴来喂;小鹿一天天健康长大,向秋拉姆把它们放到自己家的牧场,让它们学会觅食;到了食物短缺的季节,她还从自己的口粮中挤出一些来喂养它们。原本向秋拉姆只是把这些幼崽当做玩伴,但在朝夕相处中,渐渐地把它们当做了家人。 时光飞逝,转眼几年过去,村里的人都劝向秋拉姆将小马鹿放回大自然,说那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尽管怀揣着对三只马鹿的担心和不舍,向秋拉姆还是决定把它们放归山上。那天,看着马鹿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向秋拉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本以为故事会到此结束,然而就在那年冬天,向秋拉姆意外地遇到一群马鹿下山觅食,让她诧异的是,她曾喂养的那三只小马鹿就在其中,身体健硕又饱含活力。回想放归时,向秋拉姆一度害怕它们不能适应野外环境,会被其他动物吃掉,但现在,看到它们重新出现在自己面前,她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三只马鹿回到大自然,历经风雨已然长大,但它们似乎充满灵性,时隔许久,却从未忘记那个曾经照顾自己的特殊“妈妈”。于是,它们好像在心中达成了一项约定——每年夏季,山上水草丰美,它们会前往广阔的高山草甸生活,而到了冬季,它们会回来看望向秋拉姆。后来,它们还带来越来越多的同伴,向秋拉姆家的牧场也慢慢变成了马鹿过冬的聚集地。寒冬时节,马鹿的食物会变得更加匮乏,向秋拉姆就冒着寒风穿梭在类乌齐的山谷与草原中,前往专门给马鹿投放食物的饲养站,把马鹿所需要的食物带回家。尽管马鹿的每一次到来,都会让向秋拉姆和家里人变得特别忙碌,但他们却心甘情愿地做着一切。几十年如一日,她的双手在长期辛苦的劳作中皴裂,虽然身体劳累,心里却充满了喜悦。
每当向秋拉姆站在山下呼唤,鹿群就会从山上探出脑袋,然后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她的身边。原本生性胆小的马鹿,看到她却格外亲近,有的会用脑袋轻轻蹭她,有的会伸出舌头舔她的手心……看着这群可爱的精灵,向秋拉姆说:“我觉得它们就像我的孩子,看着它们健康长大,我觉得人生特别有意义。”
保护野生动物是当地人的信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藏历的6月到7月,是母马鹿生产的高峰期。在某些情况下,母鹿会因为一时疏忽,把新生的马鹿幼崽弄丢,这些尚没有生存能力的小马鹿很容易遭遇天敌的袭击,这时候,向秋拉姆就会把它们带回家照顾。
随着马鹿数量的增多,经相关部门批准,1975年,成立了以向秋拉姆家牧场为核心区域的长毛岭乡马鹿养殖场,向秋拉姆被推荐成为了一名养殖场管理员。从此,她对马鹿的保护更加尽心尽责,每天都会准备土盐和芫根喂养它们,不管什么天气,她都会四处巡护,确保马鹿的安全。
1988年,国家对西藏野生马鹿的保护更加重视,在类乌齐县西部设立了马鹿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不管是食物还是装备设施都由国家出资扶助。谈到这个话题,向秋拉姆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容,她说:“我不仅可以与马鹿相伴,每年还能得到补助。”她对新生小马鹿的未来满怀憧憬,相信它们一定能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健康长大。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文件,将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升级为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除了管理员宿舍等基础设施外,还建有文化宣传、科学研究实验室以及马鹿的救护用房等,并且每年都在不断完善。当地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类乌齐县林业局合署办公,下设保护管理科、科研宣教科、综合办公室、公安派出所等科室。
2016年,向秋拉姆从养殖场退休。但她的两个儿子白玛泽仁和仁青泽培,依然在那里工作。白玛泽仁说:“我们从小就在鹿场长大,平常的生活就是和马鹿在一起。”每天,白玛泽仁都会很早来到养殖场,到仓库把食料用袋子装好后带到鹿场,马鹿们一看到他,便蜂拥而至,等着他喂食。仁青泽培是向秋拉姆的大儿子,现在已经是鹿场的负責人,他说:“在这里,我得到的不仅是工作,更是快乐。现在妈妈年纪大了,我们接过她的担子,希望能像她一样好好照顾这群马鹿,好好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如今,养殖场里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提到向秋拉姆,他们总会非常开心和自豪。饲养员索朗曲扎说:“向秋拉姆经常叮嘱我们要注意草场附近的垃圾清理和防火……”这里的每个人都尽心尽力地守护着马鹿。除了饲养员,当地的村民在上山劳作时,一旦发现生病、受伤的马鹿,也会立即通知山下的救助站,让他们尽快赶来救助。功夫不负有心人,与2005年相比,2017年底,西藏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马鹿达到了8000余只,同比增长60%。
或许是信仰藏传佛教的缘故,保护区里的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着敬畏之心,野生动物在他们眼中不是美味佳肴,也不是可以用来交换的资源,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因此,保护野生动物成为了这里每个人的信仰。
如今,类乌齐这个藏语里意为“大山”的地方,水域纯净,生态良好,尤其是夏季,白紫色的珠芽蓼和淡黄色的报春花开满了高山草地,花香四溢,人从花中过,鹿在身边走,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