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zg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学指的是在教学实际当中,教师不但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还需重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情感教育注重体现“以人为本”。准确地说,情感教育就是教师依据教育教学要求,利用本身和教材当中包含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产生重要影响,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利用学生本身的内化行为而出现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优秀的情感品质,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策略
  2.1创新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过程,是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情感教育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只是理论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将情感教育转变为可以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
  2.2培养师生感情
  和谐的情感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是对等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利用师生间和谐情感的培养和调节,可以有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它要求要求英语教师应该爱护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在与学生交流时多应用鼓励的作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状况,利用英语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利于师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学生也需尊重自己的教师,要求学生必须信任和敬爱自己的英语教师,在实际英语学习活动中敢于表现自己,发挥本身学习积极性,认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3借用肢体语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不但要善于借助教学语言,而且还需重视应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表现英语教师的真实情感。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应用肢体语言,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师生做到良好的沟通。英语教师在应用肢体语言过程中,还需重视应用点拨和引导的作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整体教学氛围起到一定的影响,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情感发展。
  2.4重视表扬的作用
  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英语教师还要重视后进生的教育,应该多运用鼓励和表扬的做法,哪怕只是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可以调动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进步。赏识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应用赏识教育可以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如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表扬,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要求转变自己学习状况的心理;教师还需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对学生出现攻击性行为。
  2.5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中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假如教师能够正确应用正面评价,学生就会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保护较高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但如果教师应用负面评价过多,那么就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英语学习就会丧失学习兴趣。所以要求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背景,明确恰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向着自己的小目标前进,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带来的快乐。
  3. 结语
  总之,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与当前教育发展时代要求相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认真研究学生的情感变化,依据情感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重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依据情感教育模式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汪沟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05年2月26日,第三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交流研讨暨颁奖会(下简称“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600多名获奖代表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加了大会。此次大会由《中国教育报》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联合举办,会议的主题为“关注未成年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出席颁奖大会的领导、专家和嘉宾有: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