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工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课之一语文,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了语文教学在技工院校的实施力度,并且着重讨论了关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创新思维
在如今这样一个知识结构不断改革创新的时代,教育知识也同样不断更新发展,随着国际竞争的增强,开发并提高我国社会下一代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成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古往今来,我国人民一直拥有着改革创新的精神,这让我国社会年轻的一代肩负了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的重大使命。而我们伟大的精神文化载体——语文,也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工具。
语文对于我国任何教育发展都是首要的积极的,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的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进行一些讨论。
一、我国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问题
就目前我国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局限性很大,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工院校不重视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定位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不少技工院校主要将功利化作为主要的办学理念之一,侧重于专业性和实用性的课堂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基础课程语文的着重发展,这使得语文在技工院校教学中成为了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技工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不是很明确,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更好地提升。
2. 技工院校教材特色不明显,内容不新颖
由于在不同的技工院校中,学生所使用的各种语文教材不尽相同,而且很多老版旧版甚至应该被淘汰的语文教材目前还一直被各大院校所采用,使得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和应用性,这也是为什么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原因之一。
3. 师资不强,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这一现状也是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我国大多数技工院校中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而且几乎没有稳定的语文教学组织,这就使得现行的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方式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技工院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对教师的安排本身就不够妥当,再加上师资力量又极为薄弱;另一方面则是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的,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基本起不到对学生思维的良好开导作用。
4.学生自身不重视,认为及格则行
首先,因为技工院校学生并无升学压力,对成绩优劣的分數看得很轻。技工院校学生多认为专业课程比基础课程重要,因此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把简单的“60 分”当成了学习语文的目标,只为了能不挂科然后顺利拿到毕业证。于是他们在语文课上多无所事事,各“忙”各的,这也使得语文教学目的难以达到。
二、注重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已经谈及我国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现状,现在我们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角度探讨如何改变之。
1.培养兴趣,抓住关键
技工院校在培训语文教师的时候要注重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技巧和耐心,而教
师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然后再根据其优势来发展长处。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对自己不重视的事物难以提起任何兴趣。语文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教师应当多激励学生陈述个人看法,指引学生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
2.激发想象力,引导创造力
语文并不是一门死板硬套的课程,它不只是一些文字的堆砌和结合,它还可以是人们凭借自身想象力创造出来的用来传达各种信息的载体,是蕴含丰富信息的一门实用课程。说到对想象力的激发,这里不得不提到学习语文之时用到的许多技巧。想象力是每个人的财富,不仅是文言文如此,许多不同体裁的现代文亦是一样,比如小说中的人物角色正在经历着什么,他心里在想着什么,他将要面对什么,他的结局会如何都值得你去推测去品味;比如游记中的各个景点的描绘,是否在你的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图画,是否让你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是否使你想起了什么美好的回忆;再比如,议论文中的个人观点的阐述,你同不同意,实际例子的列举,你见没见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进行这种锻炼与引导,而学生也同样应该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3.加强实践,开展活动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设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综合活动课的设计、实施,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主动发言、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院校可以每周开设至少一节语文活动课,自由安排学生每周写两篇保证质量的文章,每月至少写一篇评论,评论自己一个月内所看的书、画、电影或视频。不仅如此,还可以开展形式各异、内涵丰富的活动,比如演讲、辩论赛、故事会、诗歌朗诵、接龙比赛、专业推广会等。所有活动均由学生自主组织实施,学生筹备、主持、总结等,老师只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少许指导便可。
三、不可忽视的和可以改变的问题
综合各种对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讨论,学生自身对于语文这门课程的需求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许多人拥有专业技术知识甚至也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但是当他们走向社会去四处求职时,却发现因为面试不过关而四处碰壁。于是他们开始苦于当初竟没有培养自己的口才,没有重视对自己的语文这方面的提升,开始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愈发的茫然。所以就像人们常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一样,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人们不去学好,就可能悔恨终身。但是这个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从学生时代在课堂就开始努力,不断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自己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就可以真正学好语文这一门必备课程,拥有一项最为基础也最有价值的技能。
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持耐心并且要进行适时的督促和鼓励。教师应定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及时调整上课模式。我坚信,只要师生一起努力,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贯彻到整个语文教学中,一定能有新的突破与改变。
参考文献:
[1]徐爱甫.浅谈如何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学周刊(教育科学版),2013(11)
[2]陈永.语文教学要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2(9)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创新思维
在如今这样一个知识结构不断改革创新的时代,教育知识也同样不断更新发展,随着国际竞争的增强,开发并提高我国社会下一代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成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古往今来,我国人民一直拥有着改革创新的精神,这让我国社会年轻的一代肩负了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的重大使命。而我们伟大的精神文化载体——语文,也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工具。
语文对于我国任何教育发展都是首要的积极的,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的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进行一些讨论。
一、我国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问题
就目前我国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局限性很大,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工院校不重视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定位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不少技工院校主要将功利化作为主要的办学理念之一,侧重于专业性和实用性的课堂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基础课程语文的着重发展,这使得语文在技工院校教学中成为了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技工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不是很明确,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更好地提升。
2. 技工院校教材特色不明显,内容不新颖
由于在不同的技工院校中,学生所使用的各种语文教材不尽相同,而且很多老版旧版甚至应该被淘汰的语文教材目前还一直被各大院校所采用,使得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和应用性,这也是为什么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原因之一。
3. 师资不强,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这一现状也是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我国大多数技工院校中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而且几乎没有稳定的语文教学组织,这就使得现行的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方式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技工院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对教师的安排本身就不够妥当,再加上师资力量又极为薄弱;另一方面则是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的,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基本起不到对学生思维的良好开导作用。
4.学生自身不重视,认为及格则行
首先,因为技工院校学生并无升学压力,对成绩优劣的分數看得很轻。技工院校学生多认为专业课程比基础课程重要,因此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把简单的“60 分”当成了学习语文的目标,只为了能不挂科然后顺利拿到毕业证。于是他们在语文课上多无所事事,各“忙”各的,这也使得语文教学目的难以达到。
二、注重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已经谈及我国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现状,现在我们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角度探讨如何改变之。
1.培养兴趣,抓住关键
技工院校在培训语文教师的时候要注重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技巧和耐心,而教
师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然后再根据其优势来发展长处。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对自己不重视的事物难以提起任何兴趣。语文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教师应当多激励学生陈述个人看法,指引学生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
2.激发想象力,引导创造力
语文并不是一门死板硬套的课程,它不只是一些文字的堆砌和结合,它还可以是人们凭借自身想象力创造出来的用来传达各种信息的载体,是蕴含丰富信息的一门实用课程。说到对想象力的激发,这里不得不提到学习语文之时用到的许多技巧。想象力是每个人的财富,不仅是文言文如此,许多不同体裁的现代文亦是一样,比如小说中的人物角色正在经历着什么,他心里在想着什么,他将要面对什么,他的结局会如何都值得你去推测去品味;比如游记中的各个景点的描绘,是否在你的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图画,是否让你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是否使你想起了什么美好的回忆;再比如,议论文中的个人观点的阐述,你同不同意,实际例子的列举,你见没见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进行这种锻炼与引导,而学生也同样应该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3.加强实践,开展活动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设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综合活动课的设计、实施,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主动发言、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院校可以每周开设至少一节语文活动课,自由安排学生每周写两篇保证质量的文章,每月至少写一篇评论,评论自己一个月内所看的书、画、电影或视频。不仅如此,还可以开展形式各异、内涵丰富的活动,比如演讲、辩论赛、故事会、诗歌朗诵、接龙比赛、专业推广会等。所有活动均由学生自主组织实施,学生筹备、主持、总结等,老师只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少许指导便可。
三、不可忽视的和可以改变的问题
综合各种对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讨论,学生自身对于语文这门课程的需求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许多人拥有专业技术知识甚至也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但是当他们走向社会去四处求职时,却发现因为面试不过关而四处碰壁。于是他们开始苦于当初竟没有培养自己的口才,没有重视对自己的语文这方面的提升,开始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愈发的茫然。所以就像人们常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一样,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人们不去学好,就可能悔恨终身。但是这个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从学生时代在课堂就开始努力,不断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自己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就可以真正学好语文这一门必备课程,拥有一项最为基础也最有价值的技能。
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持耐心并且要进行适时的督促和鼓励。教师应定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及时调整上课模式。我坚信,只要师生一起努力,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贯彻到整个语文教学中,一定能有新的突破与改变。
参考文献:
[1]徐爱甫.浅谈如何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学周刊(教育科学版),2013(11)
[2]陈永.语文教学要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