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得到地板送风系统理想的送风参数,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不同送风参数对地板送风系统房间温度分布、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影响,然后采用控制变量法进一步研究送风温度和速
【机 构】
: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J03B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得到地板送风系统理想的送风参数,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不同送风参数对地板送风系统房间温度分布、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影响,然后采用控制变量法进一步研究送风温度和速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终通过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得到供冷工况下热分层良好、舒适性较好且能耗较低的理想送风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旋流风口到人体的距离为0.7 m,送风温度为18-20℃,送风速度在1.2-1.5 m/s时,室内热分层较好,能够满足人员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需求.对不同送风参数下运行特性与能耗影响的模拟计算表明:在理想
其他文献
基于Garofalo-Arrhenius蠕变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WLCSP 5×6器件低银Sn1.0Ag0.5Cu无铅焊点的应力-应变响应,并借助蠕变应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计算Sn1.0Ag0.5Cu焊点疲劳寿命.
利用樟脑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改变而剧烈变化的原理,制成“结晶风暴球”.观测温度高低及其改变速度对形成晶体的数量、形状的影响.
采用不同种类水泥制备出不同强度等级的全珊瑚海水混凝土(CSC),研究其在海水浸泡环境下不同暴露时间的自由氯离子含量的分布规律,计算了CSC的表面自由氯离子含量和表观氯离子
以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为例,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结合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的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其核心是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网
对少学时情况下,对讲授"化工原理"理论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做了整体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上好绪论课,注重讲授前、后的工作,提高讲授技巧,精心设计讲授内容,运用
为了提高能应用于单细胞温度测量实验的W-Pt微纳热电偶的制作效率和稳定性,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完成W-Pt微纳热电偶批量制备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分别完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