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是表征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参数,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变化过程对认识该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贵州大学林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是表征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参数,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变化过程对认识该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参照,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并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坡耕地撂荒后土壤微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商(qCO2)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侵蚀环境下的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含量偏低,土壤理化性质较差,撂荒后理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微生物量碳(Cmic)在撂荒1a后显著增大,前7a较为剧烈,增幅较大,随后呈波动式上升,50a达到最大值;微生物量氮(Nmic)在撂荒初期增长缓慢,40a时才达到显著水平,微生物量磷(Pmic)在撂荒初期显著降低,5~7a达到最低值,随后逐渐上升,20~25a时和坡耕地没有显著差异,50a时达到最大值。撂荒50a时土壤Cmic、Nmic和Pmic分别较坡耕地增加166%、146%和52%,但仅为侧柏林的43.42%、45.06%和51.47%。呼吸强度在撂荒初期迅速增加,随后趋于稳定,与侧柏林差异不显著。qCO2在撂荒初期显著升高,随后波动式降低,50a后达到最低值,仍显著高于天然侧柏林。相关性分析显示,微生物量碳、氮、磷、qCO2与土壤养分显著相关,Cmic、Nmic、Pmic、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随撂荒年限呈一次线性增长。【结论】侵蚀环境下的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生物的自肥作用恢复土壤肥力和增加微生物量,但恢复到破坏前该地区顶级群落时的土壤微生物量和理化指标的过程相对于林地开垦后的土壤肥力退化要漫长的多。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对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心衰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2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证型属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的患者140
本文结合流域梯级水电站开发的战略意义,以及近十多年对四川省内流域梯级集中监控中心的设计经验,介绍了流域梯级集控中心三种设计模式的发展过程和功能、配置要点。
链霉菌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具有合成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许多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癌物质等在临床医药、水产养殖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链霉菌次
目的:目的:探讨屋尘螨免疫治疗对上海地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成年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患者自身用药前后对照设计。38例受试者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喉科门诊
<正>本研究以个案管理为基础,配合系统的团体训练和家属教育模式,评价该模式对患者经济负担和家庭关系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选取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出院后自愿参加康复、符
目的 分析银川市职业群体的工作压力对其期望生育子女数的影响,为生育意愿向生育行为的转化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先用方便抽样法选择研究现场,然后用整群抽样对
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促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质的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课堂多向互动,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分析了提高单元教学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提出了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梯度任务,引导学生在预习、阅读及复习等环节中形成处理英语词汇的能力,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复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手法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立进行了初步探索,确立了三层指标体系,并简述了各监测指标的监测点位的布设、监测的频次及方法。第一层为目标层:生态清洁小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第二层为准则层:水土流失常规监测、常规水质监测、河渠生物多样性监测、小流域内水文地貌监测。第三层为指标层:生态清洁小流域流失面积、pH、COD、总氮、浮游生物及
应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方法,构建冷诱导表达的正向抑制差减cDNA文库,低温处理的幼苗为tester,常温处理为driver,通过cDNA宏阵列差异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