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与不孕不育和辅助生育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070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子宫内膜息肉在不孕症人群的发病率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育龄妇女一种常见妇科疾病,病因不明,多数患者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但可以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与不孕。EP可长期无症状存在,故其发病率难以确切统计。在不孕症人群中,EP发生率呈增加趋势,这与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断的广泛应用有关。现有文献数据提示,EP在不孕症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约15%~32%[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躯体症状障碍是否存在注意偏向及其与负性认知和童年创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3例躯体症状障碍患者(躯体症状障碍组)和33例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躯体症状障碍诊断B标准量表(somatic system disorder-B crit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多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发病率较高,中国妇女发病率为 24% ~25%,大多数为良性病变,恶变率约为2. 7% [1].其临床表现多为异常子宫出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含有厚壁血管的纤维化子宫内膜间质构成,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目前对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大多局限在治疗,对其高危因素、发病机制等基础研究尚需进一步探讨。近年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可能涉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失衡、长期持续高水平雌激素刺激、细胞凋亡与增殖异常、基因突变、局部内膜组织受炎症刺激、子宫内膜细胞氧化应激作用等多方面因素。本文以近年子宫内膜息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