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实际出发,谈谈对历史教材的运用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g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怎样才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其中之一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学生现实水平,立足现实水平,挑战潜在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教材,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出发来运用教材。一般来说,在一定时期内,学生的知识储备无论是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运用新教材时不能简单地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出发,而必须研究学情,这样才能“知彼知此,百战不殆”。例如:在讲授“九一八事变”这一节时,针对学生已从电影、电视上了解了不少东北人民英勇抗日的历史史实,所以上课时,我就让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并布置课后每人写一篇社会调查报告。这样做,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挑战潜在水平。
  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运用教材。建构主义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一课时,我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出发使用教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的伟大成就,我在教学时,设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家庭的变化,然后由小及大,再谈到国家的巨大变化。
  三是根据对旧知识的联系来运用教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善于运用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思考探索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例如:讲授“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在导入新课时,我利用电脑出示一段《北洋水师》的画面,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在洋务运动中诞生了北洋水师,而北洋水师又是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的这一段史实,他们已经知道了该知识的前后联系。相反,如果学生不能将二者联系起来,教师就不能这样导入新课了。
其他文献
摘 要:囿于条件限制,实践类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相对冷落。文章以昆山中学“海绵校园”为线索探索地理“微”研学实践活动,围绕“海绵校园”选择透水路面、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8个典型海绵校园设施作为观察点位,以水循环知识点为中心设计研学探究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观察、实验、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与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研学实践;综合思维;“海绵校园”  实践类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
我校自2006年承担第12个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来,在各年级、各学科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一线教师共上传“六个一”(即一个课件、一篇论文、一份教案、一课反思、一张试卷、一堂案例)3000多件,积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综观各科课题研究的环节,课件制作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普遍存在的矛盾,亟待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克服。  一、课件制作与平常课差
兴奋快乐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印度尼西亚之行是我永生难忘的旅程。那蓝色的大海、绿色的热带雨林、热情的印尼朋友……记忆总是那么美好。  启程,踏出国门  背负着母校和家长的重托,2013年11月22日我登上飞往祖国南大门——广州的班机,在那里来自全国6个省市的8名同学会合,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馆的老师为领队,组成国家队代表中国奔赴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万鸦老市参加第九届亚太地区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在蔚蓝的天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轨道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的时期。如今,农村初中学生因心理沉重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只有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心理疏导,才能促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地发展。   常见的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如下三种:   1、心理忧郁、情绪低落如今,走进农村,村里大多数是老人
【摘 要】 提问是语文教师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鼓舞学生追根溯源、掌握知识的动力。本文着重探讨了课堂提问的几点技巧,使提问教学的行为模式得到最优化。  【关键词】 创新精神 提问技巧 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
初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关键是创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创新。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反复学习与研究,不断实践,我们创设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创新”的认识过程,以及“定向-内化-发展”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确定了“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分层指
初中语文命题该如何更好地体现课标要求,做到对课程目标全方位、多层次地关注,对此,笔者根据近几年中考语文命题的特点和自己的命题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链接生活,让命题焕发时代的气息    命题要让学生养成关注生活、融入生活的良好习惯,把对语文知识的检测放置在丰富现实的生活情境中,真正使语文命题焕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命题设计可充分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苏丹红事件、劣质奶粉事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作文来说,这“米”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无法写文章。报告文学作家鲁光说过:“写文章不能没有材料。即使对于天才来说,闭门造车,冥思苦想,也是无济于事的。”可见,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有丰富的材料积累呢?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生活特征,积累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加强课内外阅读,广泛积累作文材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陈莹莹教师回答: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参与以及相关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  一、融洽关系,培养情感  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
【摘 要】 专题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基本内容之一。专题复习不仅运用了较多历史基础知识,也拓展了思维空间,并且在体验与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和效果。在专题复习时作适当的发挥,历史教学能达到海阔天空的境界,从而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专题复习 体验与培养 境界    将普遍联系的原则运用于历史教学,常常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有时候我把这种做法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