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合作学习的运用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尤为明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本文首先对合作学习的概念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论述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最后,重点论述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合作学习;设计原则;应用策略
  一、 前言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员,合作学习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和社会认可,其在初中各科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尤为明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作为现代课堂中的重要环节,合作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初中的物理教师对合作学习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仅认为小组探讨就是合作学习。由于概念的含糊不清,必然会导致设计原则出现差池,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概念、设计原则及应用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所裨益。
  二、 合作学习的概念阐述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合作学习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于合作学习的定义也就不同。关于合作学习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比较多,可谓是研究的热门方向。在这方面,合作学习可谓是开启了教学改革的先河。斯莱文,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其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小组间的互帮互助,达到共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沙伦,以色列非常有名的心理学家,其认为合作学习具有广义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有合作都包含在合作学习的范畴之内。
  合作学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之中。随着教育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合作学习的概念认识也在逐渐加深。笔者在综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合作学习进行定义:(1)小组活动形式是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活动;(2)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伴随着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3)合作学习是以某种目标为方向的;(4)个人和小组评议是合作学习的主要评价依据;(5)合作学习能够激发思维,带领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笔者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合作学习的概念将会更加深刻、丰富。
  三、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设计原则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尤为明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但是部分物理教师却感觉到,采用合作学习后学生似乎处在一种无所事事、浪费时间的状态,其教学效果并没有普遍反映的那么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在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遵守合适的设计原则。下面,从科学性、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原则阐述。
  1. 毫不动摇坚持科学性原则
  物理实验过程中的科学性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要符合新课标的规定,二是不要违背物理实验自身的规律。只有这样的科学设计,才能实现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为坚持科学性原则,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几个合作小组,并将各合作小组作为教学的主体。然后,教师给每个小组布置实验目标,最后进行评议。同时实验过程中,针对每个小组出现的不同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要营造一种氛围,既让小组间进行竞争,也要让小组内部的成员进行竞争。实验完成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评价,对好的小组进行奖励,不好的小组也要委婉地指出不足。只有这样,小组成员间才会有一种集体荣誉感。
  2.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来。这就要求,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组织和设计。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将自己的想法与团队成员交流,进而发现自身想法的不足和别人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团队协作的目标。
  3. 毫不动摇坚持教师平等参与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弱化教师的课堂的地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同学们的交流,进而及时发现实验及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存在的困难并有针对性的解决。
  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1. 合作分工要科学合理
  物理实验的科学性较强,根据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在实验前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分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实验的顺利进行。否则,各小组讨论会出现跑题等现象,影
  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举例来说,我们在设计电阻知识的实验时,为了探讨电阻R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可将整个班分为三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讨论电阻与一个未知量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每个小组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2. 深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特别需要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如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不强,合作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以从让学生学会倾听和学会独立思考两个角度来进行。
  前者着重强调学生在谈论环节时,注意聆听别的同学的发言,进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与别人的差距。后者强调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坚持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进而发现科学现象,出现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增加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达到小组探讨学习的教学目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在这两个方面要着重培养,切不可“勿以善小而不为”。
  3. 物理实验的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
  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物理性实验,趣味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这节课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做取水管吸起纸屑来模拟龙卷风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们感同身受,进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物理实验选取的内容不能过于简单,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让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一步步探究。例如,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设置不同的定量和变量,让学生加深对电流与电压关系的认识。由此可见,只有选取趣味性和探索性兼顾的物理实验内容,才能激发合作学习的效果,达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
  五、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本文首先对合作学习的概念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论述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最后,重点论述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小玲.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的实施[J].新课程·中学,2014,(03):37.
  [2]宋慧兴.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184.
  [3]吴迪,朱俊孔,李贺等.初中物理实验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1):763.
  作者简介:蒋轲,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7-000-01    摘要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练习手段、练习时间时,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要有一定的预设,但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生理负荷应有所不相同。  关键词优化教学有效设计高效体育课堂  教学设计是实现课程改革终极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也
摘要:新课改以后,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学生的学习。为了做到与时俱进,教师需要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手段。它运用比较的方式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相关地理概念与地理规律,值得被地理课堂教学所推崇。  关键词:高中地理;比较法;教学  地理比较法,即通过对地理信息的加工处理,将一些原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比
内容摘要:从课程改革的要求上看,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开始向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方面转变。这种变化强调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适应更灵活多变的题目,将语言学习转化为能力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词汇量,并通过拓宽阅读题材来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底蕴,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 英语阅读 反思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
摘要: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很多人说“微时代”已经来临。这样的背景对我国的教育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微课带入了教学当中。在当前中国新课改教育政策下,如何把微课带入学生的课堂上,把微课完美地融入课堂之中来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是当前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微课的性质、特征、概念等方面对高中政治课堂上微课的应用教学做出了详细的探讨
摘要:运用微课可以带动历史课堂的转变,实现知识前移,让历史课堂不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让历史课堂教学个性化,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正实现,使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历史。  关键词:微课;知识前移;个性化;自主学习  笔者认为,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拘泥于历史知识的教学;二是忽视学生的个性;三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
摘要:激发中职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是进行有效探究的前提,课后的动手实践、在校的理实一体化训练、注重探究设计环节的落实、演示实验转化成探究性实验以及学以致用思考力的养成,是提升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五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物理实验;探究能力;有效  中职物理作为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敲门砖。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过程,是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