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过程教学是化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应该具有按照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工作方案,并以科学的教学规律为依据,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推敲、论证的能力。优化的化学教学设计方案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化学教学的实施过程就是将设计方案转化成教学现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化学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换进行创造和调整。在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不只是简单将教学目标与内容具体化,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一、什么是化学教学设计
所谓化学教学设计就是化学教师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规划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预测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可能引起的教和学的效果,即实施教学行为的设想和蓝图。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准备
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设计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教学的起点、终点、条件以及构思设计原理,初步作出方案设想并估计其实现的可能性,即要做好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然后,再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各个环节进行设计。最后综合各种构思编制出不同形式的化学教学系统设计方案。化学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标准或化学教学大纲是化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进行化学教学设计之前,化学教师要深入领会其精神,领会大纲对本节教材的要求。同时为满足社会需要,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情感、意志、动机全面健康发展,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化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分析当前的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任务是什么?在满足学生的内部需要方面,又有哪些迫切任务?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特点,为本教学阶段选择最重要的、具有特殊迫切性和现实可能性的任务。
(2)化学教师在学期(学年)教学系统设计之前要通读教材,以便了解全部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全局。每一章节(或单元)教学设计之前的熟读教材,是为确定本节教材的教学目的、难点、重点,为研究教学方法等问题打下基础。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参阅一些有关的书刊,阅读参考书刊的目的不是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内容,而是为了充实自己,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从而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也可以适当选一些读物,用于因材施教。
(3)由于学生的情况在不断变化,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化学教师可通过观察、研究教学档案,在跟学生谈话、课堂提问、批改作业等方法做经常性了解。在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中,化学教师应着重研究学生以往所学知识、技能(包括其他课如物理、数学的有关内容)有哪些与本节有关,巩固程度如何,学生最近在学习情绪、学习能力方面出现了哪些问题等。化学教师应明确教授新课的基础,以便在确定课时计划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时,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课时计划。
(4)化学教师首先要初步确定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哪些外部条件,了解这些外部条件是否具备,若不具备,有无替代方法或能否自己制作。其次要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多少时间,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能否满足需要,若不满足需要如何做出调整。最后要调查在外部环境中有哪些教学资源可以利用,考虑如何用好外部资源。
三、化学教学目标设计
化学教学目标就是教师通过化学教学活动使学生预期要实现的最终质量标准。教学目标描述的是教师预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生的变换,它是用学生的行为方式来描述的。
四、化学教学媒体的选择设计
教学媒体是介入教学活动,承载或传递教学信息的物理手段,其性能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影响非常显著。化学教学媒体则是指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传播有关化学教学信息载体或工具。从信息传递的范围分类,可分为大规模教学用媒体、集体教学用媒体和个别化教学用媒体。大规模教学用媒体指众多学生共同接受信息的媒体,如广播、多媒体播放装置;集体教学用媒体,指供一个教学班经常共享信息的媒体,除了投影、黑板、模型外,也可使用电视、录音机;个别化教学用媒体,是指在特定环境中供一个学生使用的媒体,如教科书、计算机终端。
化学教学媒体是化学教学设计中的物质要素,是信息传输的主要通道。在化学教学设计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以化学教学媒体为中介,来实现学习信息的传输。化学教学媒体对激发学生的动机,训练学生的技能,引导和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能动作用。
五、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课堂教学,它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备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成绩考核等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如果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抓得不好,其他环节抓得再紧,也是舍本求末,收效甚微。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关键,上好每一堂课。而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否掌握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效果的好坏。
化学教学语言是教师利用语言以及其他教学媒体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技能、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行为方式。化学教学语言是由基本语言技能和特殊语言技能两方面因素所构成的。基本语言技能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人都具备的语言技能,它包括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语调、节奏、词汇、语法等方面。特殊语言技能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从教学对象出发组织自己的语言,它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它又可分为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等。
六、化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化学活动课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性教育活动的过程。它的基本特点是:学生有参加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活动的内容有广泛性、伸缩性和趣味性;活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活动的开展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它已是我国基础教育现代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必要条件。通过活动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化学活动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体制的重大问题,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途径之一。
化学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内容上分,主要包括社会、生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社会、人与人等方面;从组织角度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作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化学活动课程,比学科课程具有更大的实践性。它的目标不仅是学习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活动课程的设计不是依据某种学科体系的逻辑关系设计的,而是根据学生活动的需要设计的。由于学生的活动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乃至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的活动可能不同,这就决定了它的内容设计应当各具特色,而不可能、也不应该是统一的。因此,在化学活动课之前的设计,对于活动课程来说,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较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具有更大的意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化学活动课的特点能否充分体现出来,能否有效实现其目标,在很大程度它取决于教师的设计和指导。由于化学活动课的目标和其自身学习方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更需要有教师来参与设计。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陇阳初级中学)
一、什么是化学教学设计
所谓化学教学设计就是化学教师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规划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预测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可能引起的教和学的效果,即实施教学行为的设想和蓝图。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准备
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设计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教学的起点、终点、条件以及构思设计原理,初步作出方案设想并估计其实现的可能性,即要做好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然后,再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各个环节进行设计。最后综合各种构思编制出不同形式的化学教学系统设计方案。化学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标准或化学教学大纲是化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进行化学教学设计之前,化学教师要深入领会其精神,领会大纲对本节教材的要求。同时为满足社会需要,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情感、意志、动机全面健康发展,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化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分析当前的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任务是什么?在满足学生的内部需要方面,又有哪些迫切任务?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特点,为本教学阶段选择最重要的、具有特殊迫切性和现实可能性的任务。
(2)化学教师在学期(学年)教学系统设计之前要通读教材,以便了解全部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全局。每一章节(或单元)教学设计之前的熟读教材,是为确定本节教材的教学目的、难点、重点,为研究教学方法等问题打下基础。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参阅一些有关的书刊,阅读参考书刊的目的不是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内容,而是为了充实自己,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从而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也可以适当选一些读物,用于因材施教。
(3)由于学生的情况在不断变化,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化学教师可通过观察、研究教学档案,在跟学生谈话、课堂提问、批改作业等方法做经常性了解。在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中,化学教师应着重研究学生以往所学知识、技能(包括其他课如物理、数学的有关内容)有哪些与本节有关,巩固程度如何,学生最近在学习情绪、学习能力方面出现了哪些问题等。化学教师应明确教授新课的基础,以便在确定课时计划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时,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课时计划。
(4)化学教师首先要初步确定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哪些外部条件,了解这些外部条件是否具备,若不具备,有无替代方法或能否自己制作。其次要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多少时间,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能否满足需要,若不满足需要如何做出调整。最后要调查在外部环境中有哪些教学资源可以利用,考虑如何用好外部资源。
三、化学教学目标设计
化学教学目标就是教师通过化学教学活动使学生预期要实现的最终质量标准。教学目标描述的是教师预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生的变换,它是用学生的行为方式来描述的。
四、化学教学媒体的选择设计
教学媒体是介入教学活动,承载或传递教学信息的物理手段,其性能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影响非常显著。化学教学媒体则是指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传播有关化学教学信息载体或工具。从信息传递的范围分类,可分为大规模教学用媒体、集体教学用媒体和个别化教学用媒体。大规模教学用媒体指众多学生共同接受信息的媒体,如广播、多媒体播放装置;集体教学用媒体,指供一个教学班经常共享信息的媒体,除了投影、黑板、模型外,也可使用电视、录音机;个别化教学用媒体,是指在特定环境中供一个学生使用的媒体,如教科书、计算机终端。
化学教学媒体是化学教学设计中的物质要素,是信息传输的主要通道。在化学教学设计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以化学教学媒体为中介,来实现学习信息的传输。化学教学媒体对激发学生的动机,训练学生的技能,引导和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能动作用。
五、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课堂教学,它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备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成绩考核等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如果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抓得不好,其他环节抓得再紧,也是舍本求末,收效甚微。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关键,上好每一堂课。而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否掌握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效果的好坏。
化学教学语言是教师利用语言以及其他教学媒体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技能、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行为方式。化学教学语言是由基本语言技能和特殊语言技能两方面因素所构成的。基本语言技能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人都具备的语言技能,它包括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语调、节奏、词汇、语法等方面。特殊语言技能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从教学对象出发组织自己的语言,它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它又可分为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等。
六、化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化学活动课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性教育活动的过程。它的基本特点是:学生有参加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活动的内容有广泛性、伸缩性和趣味性;活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活动的开展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它已是我国基础教育现代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必要条件。通过活动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化学活动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体制的重大问题,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途径之一。
化学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内容上分,主要包括社会、生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社会、人与人等方面;从组织角度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作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化学活动课程,比学科课程具有更大的实践性。它的目标不仅是学习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活动课程的设计不是依据某种学科体系的逻辑关系设计的,而是根据学生活动的需要设计的。由于学生的活动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乃至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的活动可能不同,这就决定了它的内容设计应当各具特色,而不可能、也不应该是统一的。因此,在化学活动课之前的设计,对于活动课程来说,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较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具有更大的意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化学活动课的特点能否充分体现出来,能否有效实现其目标,在很大程度它取决于教师的设计和指导。由于化学活动课的目标和其自身学习方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更需要有教师来参与设计。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陇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