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异地信托业务的发展及其风险研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托业的飞速发展,信托公司异地信托业务也在不断扩大,而异地业务尤其是资金投向在异地的项目出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风险,需引起信托公司和监管部门注意。
  关键词:信托公司;异地信托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中国信托业经历了五年的井喷式增长,2013年管理资产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元大关,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资产管理行业[1]。但在整个信托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托公司的发展却并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对信托产品的需求更盛,而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信托公司发展空间有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市场,于是给了信托公司开展异地业务的激励。
  一、信托公司发展异地业务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信托产品销售门槛较高,而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不同地区注册的信托公司发展的机会也有所差异,尤其是经济较落后地区的信托业务发展空间有限,缺乏足够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托产品销售陷入困境①。另一方面,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金融机构及环境较为开放,公众对金融创新及对新的金融产品的认知度更强,工业企业相对发达,从而对资金的需求更为旺盛,在当地银行信贷等不能满足融资需求的情况下,对信托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和多样化②,这样的现实给了信托公司赴异地拓展业务、设立代表处的激励。
  二、我国信托公司发展异地业务的限制
  监管层为了防控风险,给信托公司开展异地业务设置了一些限制[2]。在2007年3月份实施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中规定:“信托公司异地推介信托计划的,应当在推介前向注册地、推介地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省级派出机构报告。”可见监管层此前对异地信托业务给予许可态度。但业内人士指出,因缺乏细化规定,又涉及到注册地和业务推介地的不同监管问题,许多信托公司不敢贸然开展异地业务。根据银监会的规定,目前信托公司不能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在异地推介信托产品也受到严格的限制,所以大部分信托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注册地。
  银监会在2011年发布了《关于规范信托产品营销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的核心精神是鼓励信托公司发展直销,实质性的支持措施是允许信托公司设立异地营销中心,并大大简化了产品报备程序。在鼓励直销的同时,对代销进行了规范,要求银行必须将全面、真实的客户信息提交给信托公司,且信托公司必须与客户当面签订合同。
  2012年3月,银监会对信托公司异地展业和业务团队管理调研开展了大规模调研,总结了四种信托公司异地业务团队的组织形式,分别是:作为公司内部部门管理;当地聘用人员,公司体系外管理;利用集团资源全国展业以及聘用外部独立机构。
  三、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信托公司到异地发展业务虽然可以拓展业务空间,但也要面临比一般业务更大的风险:
  第一,信托公司的经营风险。一方面,项目前期调查和后期管理效果欠佳带来风险。由于未设置异地机构,信托公司多是通过派出信托经理及相关人员到异地调查来对项目做出判断。另一方面,鉴于信托公司在异地的业务的不稳定性,吸收高素质业务和管理人员具有一定难度,也会对项目的运营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监管部门的监管风险。一方面,异地推介业务受到属地局和异地局的双重监管,可能因为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和责任划分不明确而引发监管风险。另一方面,虽然按照银监局的规定,异地推介信托计划前应向注册地、推介地监管部门报备,但实际操作中,只有个别地区监管部门严格执行了此项规定,大部分地区对于来自异地的信托公司并未主动实施监管。
  第三,交易对手风险。信托公司开展异地业务尤其是融资方在异地的项目,在交易对手选择方面可能存在内生缺陷。信托公司为了控制异地项目的风险,更倾向于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交易对手,而好的交易对手往往是各公司争取的对象,于是来自异地的信托公司需要提供更宽松的条件、更低的融资成本来争夺项目,增加了信托公司的成本同时扩大了风险。
  第四,信托公司风险评估系统不完善可能引发风险。信托公司与银行不同,因为缺乏大量的基础性数据,无法构建一整套量化的风险评估系统,再加上不能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所带来的信息限制,信托公司在对异地融资方评估方面的准确性和客观程度不够,难以全面了解、监测和控制项目风险。
  四、对策建议
  第一,建议信托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谨慎开展异地信托业务。对于信托公司来说,在注册地之外开展信托业务尤其是将信托资金投向处于异地的项目时,虽然可能为公司带来开拓项目、提升品牌影响力等好处,但如果一家信托机构的产品线不够稳定、风控体系不够完善、抗风险能力不强、调查管理能力不足,就并不宜盲目拓展异地业务,以避免因信息不完全和自身管理不足带来风险。
  第二,信托公司应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建设。信托公司应完善其风险防控体系,严密设计异地业务的工作流程、监督程序与风险处理流程。
  第三,监管部门应重视异地信托业务风险。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信托公司生存压力增大,异地信托风险事件频频出现,监管部门应督促信托公司定期进行风险排查,做好风险项目处置工作,提前落实兑付资金。尤其是在房地产信托和基础产业信托等风险较高的领域,应严格要求信托公司做好事前报备工作,并且加强监管,以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将军.我国信托业是影子银行吗?——兼论我国信托业的经济逻辑和价值[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03):34-38 45.
  [2]王晓红.论信托产品监管政策的角色及演化趋势[J].现代金融,2013(11):37-39.
  注释:
  ①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的发行信托产品的收益要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区经济的强弱也能影响产品收益。
  ②据优利理财网统计,目前在北京当地注册信托公司仅有北京信托、中信信托、中诚信托、国投信托、国民信托、外贸信托6家。据财汇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北京当地信托共发行23款信托计划,平均预期收益约为7.7%。而外地共发行142款,平均收益因数量庞大而不及北京,但有个别产品预期收益就可达到15%,且像武汉、郑州、杭州等地的也有着资信能力一流的信托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某近代建筑建于1892年,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为砖木结构。由于建筑时间已经非常久远,墙体材料与木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缺陷,已经影响了正常使用,需要进行重新加固。本文以该建筑为例,详细讨论了建筑的加固改造和优化设计与施工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近代建筑;砖木结构;加固优化  某近代建筑被评为省级文物,由于年代久远,在使用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多次改造。据考证,原有结构是带有半个地下室
近几十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递增,危险性病虫害不断出现.本文对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将要面
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是一类首尾通过共价键衔接构成封闭环状的单链RNA分子.与线性的RNA分子不同,它没有5’端帽子和3’端poly (A)尾巴,传统的RNA检测手段不易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生态建筑设计的出现,表明人们开始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立足建筑基本功能,追求生态、环保、节能效果。本文分析了生态建设计的特点及原则,同时结合相应的工程实例,对生态建筑设计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房屋建筑;生态建筑;设计;运用  生態建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迅速成为房屋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将生态建筑设计应用到房屋建筑设计中,利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实现房屋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可对生命发生发展阶段中的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近来研究发现,胸腺嘧啶DNA糖苷酶(thymine DNA glycosylase,TDG)是能特异修复G:T错配的酶,在
断裂力学是研究含裂纹构件裂纹的平衡、扩展和失稳规律,以保证构件安全工作的一门科学.断裂力学在航空、机械、化工、造船、交通和军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门具有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电网企业出现全行业政策性亏损,经营形势异常严峻,企业风险进一步加大,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已势在必行。一、电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构建 Affe
本文分别对温室植物体表电位信号与环境变化关系、温室植物水分监测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温室植物的生理监测方法陈旧化的说明,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倡导下,对植物体表电
【摘要】在面对日趋恶化的环境以及严重的能源危机时,人类在改造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当重新被考虑,人类文明象征之一的建筑应该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就成为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和谐;绿化;能源  城市的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同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和矛盾也随之恶劣而备受关注,不断减少的耕地面积以及日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