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ang34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能力锻炼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先期环节,如何保障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效率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重视的话题。从影响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若干问题出发,立足于实际,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效率
   一、影响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直到如今,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始终存在,而困扰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大体可以从学生自身学习态度、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资源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学生学习问题
   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尚不成熟,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在课堂上容易被与课堂无关的事物吸引、学习热情消退过快、难以抓住讲学重点等状况,不仅影响自身学习效率,还会干扰周围同学甚至打乱教师授课计划。
   (二)教师教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以下问题:自身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应对学生的发散问题,只能照本宣科;教育经验和教学水平有所欠缺,比如完全将自己当作课堂主体忽略学生的吸收程度和问题回馈;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不了解学生个性,无法及时察觉学生状态,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教师的问题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拖慢学习进度。
   (三)教学资源问题
   现在,仍有部分地区无法配备齐全的教材教具,缺少课本直接耽误学生学习,缺少黑板给师生都带来不便。看似“不必要”的教学模型和多媒体设备也在辅助教学、拓展知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有条件配备的情况下依然将教具使用局限在简单的粉笔、黑板上,忽略实物道具、模型道具和各项设备作用的现象并不少见。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课前预习,课后总结
   为了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氛围,明晰学习任务并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提前预习的步骤必不可少。首先,布置预习任务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整体有所把握,提前找出其中的陌生字、词以及疑难问题,方便学生在课堂上重点关注自身薄弱之处并加深印象;其次,通过预习了解文章作者及创作背景更有利于理解其含义。以部编版四年级教材选用的《出塞》为例,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诗人生平与创作时期,可知诗人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彼时大唐强盛民风进取,国民虽爱好和平但也有着昂扬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所展现的雄浑壮阔的秦月汉关便跃然纸上,“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壮志也更易被学生所理解,方便课堂学习中学生将自身感悟与教师讲授相对照。
   课后复习和阶段性总结看似超出课堂教学之外,实际上复习总结的成果与课堂教学效率密切相关。课程之间具有连续性,难度也逐级加强,定期的、有计划性与针对性的复习在学习过程中起查缺补漏、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学生自我检测、自主学习的可靠手段。总结旧课程是学习新课程的前提,只有巩固基础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1]。
   (二)针对性施教,激发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担任引领角色的教师对课堂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古语有云“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天赋、偏好、性情及领悟能力皆有所不同,因此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绝不能将所有学生一概而论,更不能在所谓的“好学生”“坏学生”之间态度偏颇。比如,一部分学生喜爱古诗词,另一部分学生认为现代文学更浅近易懂,此种情形下教师不能只按自己的节奏教学,还要顾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兴趣的同时重点关注对所学内容感到困难的学生。以赵宗成、朱明元的《观潮》为例,并未见过钱塘江的学生对大潮景象没有概念,也无法想象钱塘江大潮如何壮美,观潮人又如何赞叹连连,甚至某些学生对山水风光缺乏兴趣以至于对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文中人物的感受乃至作者对景象的評价都无法产生共鸣。此时教师可以从家庭旅行、戏水游玩等话题切入,将学生的陌生感转为趣味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巧用教具,运用新技术
   巧妙使用教具可以令学生直观认识所学内容,根据课文简单绘制关系图或将文章所描述的物品制成模型,有条件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将实物引入课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统教具之外,多媒体设备已逐渐在课堂上占据一席之地并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观潮》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浪潮滚滚、声势浩荡的壮丽景象,但对于未曾亲自观览钱塘江、甚至生活在少见江河湖泊地区的学生,仅凭文字想象便有所不足了。这时运用网络技术查找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视频,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观看使之身临其境,课堂效果更为活跃。此外,还可以通过设备播放标准规范的课文示读,再加上教师的示范与分析,配合潮水奔涌的背景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此,在运用设备辅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效率也将随之提高[2]。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能将目光只局限于课上教学时间和教材范围内容,还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使课前课后、教案教具、教师、学生等各方因素相互协调,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科技手段的精华所在,以最终实现优化效果为目标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路锁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253.
   [2]黄燕玲.巧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149.
其他文献
摘 要:政治教师应该及时地将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对课堂生成性素材能更好地捕捉与应用,及时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的引导者、解惑者,是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素养;创新;立德树人   自我担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十六年以来,在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反复的教学实践中,深深體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知
摘 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民族艺术汇集的结晶,对小学生而言,古诗文的学习是必然且重要的,其不仅能为学生展现生动、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思想意识的培养增添了独特的视角。但现如今,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优化古诗文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古诗文的内涵是相关教育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中,所布置的古
摘 要: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学习活动的第一步,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从预习开始,在预习中初步了解课本,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来认识新知识,产生新思考和探知欲望,为课堂中教师引领新内容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良好的预习既有利于回顧旧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和自主解决能力,还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起了一个很好的链接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是
摘 要:九年级的物理知识既是对八年级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高中物理知识所奠定的基础,因此九年级的物理学习对学生整个物理学习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对物理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就物理教学过程中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物理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问题驱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人们常说“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始分高下,初三天上地下”,至于为什么会
摘 要:课文是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它涵盖了基础知识,包括人文、故事、哲理、人生经验等,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所以对课文老师一直都非常关注,力求探索出更有效的方法,能实现教与学在质量上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教学;问题;策略   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求知探索的向导、老师。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我们都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靠近知识的本真。事实证明,在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老师如果能引导学生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也是学生的青春期,比较叛逆。因此在对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实施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了德育现状,通过思想教育、微课教学、家校社会合力等方面分析德育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对初中德育教学策略的创新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德育;教学策略;教学创新   现阶段的初中德育,从教学内容应用、教学创新发展以及动员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分析存在着一定的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想要打造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文化知识的分析和讲解,还要有目的性地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的因素,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影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的因素   (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单单需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语文知识,还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然后对其具体的渗透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