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问卷调查的意义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16-02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2102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2/10万,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发病年龄在5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55岁后逐渐升高,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高峰年龄是70~80岁。家族遗传型前列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稍早,年龄≤55岁的患者占43%。
  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无患前列腺癌者的相对危险度为1,绝对危险度为8;则遗传型前列腺癌家族成员患前列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5,绝对危险度为35~45。此外,前列腺癌的發病与性活动、饮食习惯有关。性活动较多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高脂肪饮食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早期常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前列腺癌引起的症状可概括为两大类:1.压迫症状2.转移症状前列腺癌可侵及膀胱、精囊、血管神经束,引起血尿、血精、阳痿。盆腔淋巴结转移可引起双下肢水肿。前列腺癌常易发生骨转移,引起骨痛或病理性骨折、截瘫。前列腺癌也可侵及骨髓引起贫血或全血象减少。
  临床诊断依靠直肠指诊、血清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和盆腔MRI检查,CT对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低于MRI。因前列腺癌骨转移率较高,在决定治疗方案前通常还要进行核素骨扫描检查。确诊前列腺癌需要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恶性程度可通过组织学分级进行评估,最常用的是Gleason评分系统,依据前列腺癌组织中主要结构区和次要结构区的评分之和将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划分为2~10分,分化最好的是1+1=2分,最差的是5+5=10分。
  对于早期患者可采用根治性治疗方法,能够治愈早期前列腺癌的方法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外放射治疗。
  对于中期患者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
  对激素敏感型晚期患者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包括去势(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和抗雄激素治疗(比卡鲁胺或氟他胺)或去势+抗雄激素治疗。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的疗效基本相同。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或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二线内分泌治疗。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应持续保持去势状态,同时采用以多烯紫杉醇、米托蒽醌为基础的化疗。对于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应联合骨保护剂(主要是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预防和降低骨相关事件、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体外放射治疗或放射性核素也可改善局部骨痛。
  严密观察方案是每6个月检查1次PSA,每12个月做1次直肠指诊。第1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特别是对于初次穿刺活检≥10针阳性的患者,应在18个月内再次穿刺活检。此外,应该对低危、且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患者进行重复穿刺活检,频率大约为每12个月一次。严密观察期间如发现疾病有进展倾向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从每一个医院和科室的不同情况,先调查各自每一个科室前列腺癌患者的数量,这样我们对于前列腺癌患者的本底基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我们或者其他机构投入资金、资源提供一个可靠的数据。
  从前列腺癌症状和发病时间的了解可以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所特有的特点。
  从前列腺癌筛查的比例可以了解不同医院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医疗信息的普及程度。
  通过不同医院的内分泌治疗方式及其疗程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治疗前列腺癌的内分泌用药情况和间歇治疗的效果。
  通过不同医院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调查,可以了解各个医院治疗的前列腺癌活检的习惯和强度。
  通过不同辅助方式的治疗方法的调查,可以了解不同治疗方式在现阶段我国治疗的疗效,为进一步提出治理方式提供数据。同时了解患者对于前列腺癌治疗的依从性。
  总之我们通过制定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现状普查问卷,可以了解前列腺癌本身在我国各个地区、各大医院、各个科室的现阶段情况。同时为我们了解不同医院诊断、治疗前列腺癌的习惯,为我们制定医疗资源分布的政策提供准确的数据。通过对于预后的了解,可以了解不同治疗方式的优劣,为我们向相关部门提供商业资讯建立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中圖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084-02  【ABSTRACT】Objectives:Ectopic pregnancy occurs when the embryo fails to implant within the uterine cavity. Methotrexate, a folic acid antagonist h
【摘 要】采用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对经我院临床明确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1594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示该项检查方法对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和寄生虫性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脑膜炎、脑炎和脑膜-脑炎具有较好的病因诊断价值;并对急性感染性中毒性脑病、脑膜癌病、肿瘤性和出血性等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脑膜脑炎和脑病等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
【摘 要】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12例,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成功止血的时间以及实际住院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7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