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黑土地 讴歌新生活

来源 :吉林人大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olution_j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月18日起,23集电视连续剧《都市外乡人》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2006年6月18日起,24集电视连续剧《插树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2006年7月5日,中宣部在京召开了《都市外乡人》、《插树岭》、《石破天惊》、《西圣地》四部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云山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并对吉林省创作的电视剧予以了很高的评价:“吉林的电视剧现象怎样宣传也不过份!”
  于是;我们先后走进了央视的《影视俱乐部》、《艺术人生》、《焦点访谈》,兩次走进《文化访谈录》。
  2007年8月25日在北京中国大剧院的第26届电视剧“飞天奖”的颁奖晚会上,《插树岭》、《都市外乡人》一举夺得了长篇电视剧一、二等奖、优秀导演、优秀女演员提名荣誉奖。
  2007年9月7日,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的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颁奖晚会上,《插树岭》摘取了特等奖,《都市外乡人》获得了优秀作品奖。
  2008年7月23日起,28集电视连续剧《静静的白桦林》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
  2008年10月28日,李建平在北京获得第七届全国电视剧“十佳制片人”称号。
  在荣誉面前,有人说我是个大赢家。我说真正的大赢家是吉林市电视台。是热爱生活的江城四百万人民。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一个为我国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大省,我省的电视剧创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其成就不次于粮食生产。同样,我们吉林市在加速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提高了电视剧制作水平。
  坚持贴近实际,展现黑土地的时代断面。主旋律、时代性、地域性构成了我们吉林市电视剧创作的鲜明特色。
  首先,我们在电视剧创作中时时关注国家提出的大政方针、倡导的思想道德和精神价值。十八集电视连续剧《种啥得啥》蕴涵了依法治国、民主法治等重大主题;二十三集电视连续剧《都市外乡人》呼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二十四集电视连续剧《插树岭》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鲜明的主旋律特色使电视剧作品成为伟大时代的记录载体。在艺术创作中,众多作品立足现实,追求真实,深深地扎根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之中,在展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同时,不是管中窥豹,而是力求反映时代的主流,反映社会发展的本质真实。这种追求,使作品的艺术性和真实性有机融合,并形成了“真实的艺术性”这样一种电视剧创作的艺术风格。
  立足平民,追求崇高,坚持健康、高尚、积极、乐观的艺术审美品位。电视剧是一种叙事艺术,然而透过起伏曲折的故事和情节的表象之外,更传达出一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精神,这种价值、思想和精神是作品之魂。和那些被称为大制作、大手笔的电视剧作品中存在明显的价值和精神的缺失相对比,我们在电视剧创作中始终坚持着健康、高尚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品位,力求在普通人的寻常、甚至有些琐碎的生活之中,润物无声地渗透出一种崇高;在展示普通人的生活画卷中努力表现出团结互助、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努力在作品中贯穿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呼唤,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并试图在朴实、厚重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基调上,融进理想主义的色彩,从而表现出一种崇高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品位,彰显出一种潜移默化、大俗大雅的艺术感染力。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拍家乡戏、在家乡拍戏”的信念,作品中所有场景都选择在吉林市的城市和乡村。从1998年起,吉林市的城区建设变化,在我们的作品里都能如实看到。从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上说,这是我们强烈的家乡情、黑土情;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讲,是在表现重大主题的同时,努力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性。写身边的人和事,讲熟悉的故事,这是我们电视剧创作的一个法宝。我们生活在白山松水之间,东北的黑土地文化中天然地蕴涵着喜剧性的元素,我们在电视剧创作中总是想方设法巧妙地融合这种极具地域特性的元素,使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被剧中的人物命运和情节的展开所吸引,进而在“笑声中思考”,同时我们又尽力避免在喜剧的形式中冲淡作品主题的严肃性。
  从电视剧创作的角度来说,坚持“三贴近”、高扬主旋律、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让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赶上了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前进的步点,踏准了时代的节拍。从电视剧运作机制的角度讲,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为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里,电视剧的生产和营销是市场化程度最深的一个领域。2000年,为了应对新形势,吉林市电视台对电视剧制作机构进行了全面改革和调整,成立了吉林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引入市场机制运作电视剧的拍摄和营销。改变了以往拍电视剧由电视台全额投资的模式,台里不再投入一分钱,其运作自筹资金,自负盈亏。拍摄费用由我这个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承担风险,台里以高于银行贷款利息的形式将资金暂借剧组,作品完成后,连本带利一并返还台里。制片人也可通过市场自行运作资金,风险自担。我个人保留编制,停发工资,电视剧制作中心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既承担风险,又分享收益。机制创新从两个方面解放了文化生产力,释放出了巨大的文化创造力,既搭建了电视剧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又理顺了激励机制,从而有效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激发了人的创造性。
  机制创新,理顺了电视台与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关系、电视剧制作中心与市场的关系,从而在市场化的运作平台上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为我所用,使吉林市的电视剧创作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在具体的运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剧本为根本,剧本是一部电视剧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电视剧创作中严把剧本关,剧本不成熟绝不开机,《都市外乡人》仅剧本修改就经历了一年零三个月,先后修改了12稿,开机之前我们深入到民工聚集的地方,真实感受到了民工的生存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部新剧本的初期创作,都是在央视影视部的责编,特别是汪国辉主任,几番风雨几多愁下进行的,当然实践证明他们是对了的。《插树岭》投拍前,我们深入到蛟河农村用一个月的时间体验农村生活。时任吉林市委宣传部长徐晗等领导多次到剧组探班,参与艺术创作,一起研讨,《都市外乡人》的主题歌,就是徐晗部长探班时和大家一起商讨论定的。正是这种对剧本精心挑选、精细改编、精益求精的精神,为保证每一部电视剧作品都成为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主旋律和生活化高度融合的精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让我意外的是《插树岭》热播后,我们当时拍戏的蛟河松江镇龙王庙村,改名为插树岭村。仅去年“十一”黄金周的七天里,全村接待港、澳、韩国和内地游客近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六十余万元,是过去全村种地三年的收入总和。全村人为之雀跃。一部戏竟能给一个村带来了质的变化,这是对制片人最大的奖励。当我和演员程煜、张洪杰、李静陪同央视《焦点访谈》的记者走访《插树岭》,和村民共商发展蓝图时,村民们授予我“名誉村长”的聘书。电视剧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有识之士早就看到了电视剧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著名评论家仲呈祥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地方总有它的创作优势。吉林的电视剧创作高高地举起了一面旗帜,一面现实主义题材的旗帜。走向了全国。”
其他文献
高校体育专业传统的、单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应构建符合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确立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尽快适应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改革高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严重滞后的体育专业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 确定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休闲时间增多,人们对精神生活、健康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 体育正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