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一种文人生存模式的“曹禺现象”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ll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作家从缤纷的文学世界走向非文学的世界,他们的共同发展轨迹是以极富个性和独立品格的文学创作冲上文坛,显示出勃勃朝气;而随着世界观的转变,又以呆板、单一、缺乏个性的标语口号化的功利主义文学结局,从而失却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力,而代之以政治的附庸.这是让海外许多中国学家困惑的现象.人们不明白,是什么有这么大的诱惑力使有独立品格、追求过自由的人们那么虔诚地皈依.有这么一批富有个性的作家主动拒绝文学而愿被政策所束缚,这是二十世纪中国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如果有人想
其他文献
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大纲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求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观、教学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对大纲(课标)文本的分析与比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