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浙教版数学教材的合理利用

来源 :中学理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ji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教材依然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资源,要贯彻落实好新课改理念,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观念,学会灵活应变,把教材活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发挥教材的作用,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本人经过这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把新教材和旧教材结合起来
  
  就教材来说,新老教材各有自己的特点,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等等),而老教材比较死板,注重知识的接受性,但也是专家们多年来的心血结晶,虽然比较突出教师的“教”,但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大部分教师还是喜欢老教材。我个人觉得若能把两种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会更好。
  比如:在“有理数加法”教学中,浙教版新教材采用的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然后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得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根据本人过去的教学经验,学生对绝对值概念掌握得不是很好,理解绝对值要领有很大的难度,现在要用绝对值解决有理数加法就更难。于是我就想起老教材的一套教法,适当变了一个方法:同号两数相加符号不变,把符号后面的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符号后面较大的那个加数的符号,并用符号后面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即可。例如:( 2) ( 3)= (2 3)= 5,(-2) (-3)=-(2 3)=-5,(-2) ( 3)= (3-2)= 1,( 2) (-3)=-(3-2)=-1,这样一来,有理数加法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转化为小学里的加减法,运算就更容易了。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采用数形结合的数轴方法,让学生对有理数加法法则有更全面的理解。
  
  二、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以往,老教材注重学生会做题,教师讲解为主,而新课程改革下的浙教版教材注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数学来自于生活,反过来,学好数学,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那么学生在理解、接受知识方面就会更容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更容易调动起来。
  比如,在学“有理数加减法”时,我特意选取了这样的生活例子:①小明在和朋友下象棋,第一局赢了3分,第二局输了2分,问小明比赛结果如何?规定赢分为正,那么根据题意可列式:( 3) (-2)= 1。所以结果是小明赢了1分。②假如第一局输了4分,第二局赢了3分,结果如何?根据题意可列式:(-4) ( 3)=-1,以结果小明输了1分。这样一来,连班级里成绩不太好的几个学生都来劲了,这可比教师直接讲解知识更有吸引力。再如在学概率这一节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中的“百宝箱”互动环节,是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在20个商标牌下,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一定的奖金额,其余商标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得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某观众前两次均获得若干奖金,那么他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多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一次高涨。
  
  三、把教材与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度地突出和强调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而忽视了探究与发现,学生就会去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学了很多知识而不会应用,平时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适当地安排、组织活动课。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节时,我课前叫学生准备了一些材料,如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通过折叠动手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还让学生准备了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一组平行线,以这些图案为条件,组成一个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四、把教材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近几年的数学中考题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很多数学中考题都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命题形式出现,这是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再明确不过的显示。因此要重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大胆创新精神的同时,也要渗透着“学科交叉”的思想,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在各个学科之间体验到不同的思维方式的碰撞。
  例如,与英语的联系:以下各组字母和汉字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一组是( )。
  (A)W,O,E,申 (B)A,M,O,干
  (C)H,O,X,田 (D)N,H,A,中
  例如课本中涉及数学家、数学发现时(如“勾股定理”一节),这些内容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介绍我国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产生了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以及以等积变换求体积等朴素的数学辩证思想,刘徽的“割圆术”就是最好的例证。
  
  五、把教材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它的使用将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化、清晰化。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开发更多更好的课程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概率这章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材料,可让学生一目了然;利用多媒体动态地展示几何图形的旋转问题,使本来很难的知识容易多了,学生很轻松就能掌握。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数学教师只有用灵活的头脑,发展的眼光,合理的方法,多角度的运用教材,适当的因“材”施材,才能更好地完善教材资源,培养出新世纪的人才。
  
  责任编辑:金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多种意识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教师也要学会改革和创新,只有在教学中推陈出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究。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在推陈出新呢?笔者下面就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列举部分生物实验的创新改进,以促进生物实验教学的
摘要: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内容的丰富性,特别是在许多无法用实物教学的课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多方位的提高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能克服许多常规教学中无法解决的困难;便于在短时间内复习大量内容。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局限性,但随着科学的进步,其作用一定会更大,其局限性也将逐步减少。  关键词:多媒体 运用
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
一、优化备课    教师应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及教学大纲与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写好每一个教案,做到目标明确、科学规范、过程清晰、方法恰当、效果实在,坚决杜绝不备课或抄旧教案的现象发生。要加强集体备课,确定一个教师为“中心发言人”,由他讲解课程的重点、难点,并设置练习,其他教师则予以补充和完善,最后形成共同的教案,所有该科目的教师一同把它带入课堂。    二、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
目的:探讨清热养阴法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的疗效。方法:将3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清热养阴为法,自拟愈疡饮漱咽,对照组漱咽复方硼砂液,配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
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适合心理教育的教学内容,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该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呢?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适时实施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组织者和执行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显然也是教师的责任之一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阅读、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阅读活动,引导他们在阅读中主动获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字字珠玑、句句传情,表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从地理学的角度,这些诗篇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地理规律、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大有帮助。现从浩瀚的诗词中摘选以雨为描写对象的两例进行说明。  先看这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人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崇高的美称,生动而又形象地说明了教师的光荣职责。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