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测定了粉蝶科的粉蝶亚科和黄粉蝶亚科14属共24种线粒体COⅠ和Cyt b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2种粉蝶的同源序列,以眼蝶科的2个物种为外类群,运用NJ法、贝叶斯法分别
【机 构】
: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及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专项基金、安徽师范大学生物大分子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安徽省高校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专项基金和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课题.致谢 感谢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同时感谢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王守军硕士在采集部分材料时提供的帮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了粉蝶科的粉蝶亚科和黄粉蝶亚科14属共24种线粒体COⅠ和Cyt b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2种粉蝶的同源序列,以眼蝶科的2个物种为外类群,运用NJ法、贝叶斯法分别重建了分子系统树,探讨了它们的系统发生关系。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比对和处理后的序列总长度为1111bp,其中变异位点478个,简约位点382个,碱基T、C、A、G平均含量为39.9%、16.9%、30.9%、12.3%,A+T含量和C+G含量分别为70.8%和29.2%。分子系统树显示:黄粉蝶亚科不是单系群,但其中迁粉蝶
其他文献
描述小蝎蛉科化石1新属2新种:多脉原始小蝎蛉Protochoristella polyneura gen.et sp.nov.,美丽原始小蝎蛉P.formosa gen.et sp.nov.简要讨论了小蝎蛉科的起源与演化.所有化石
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对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组均未发生心肌梗死、胸痛、过敏等反应。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两药联用能更有效降压,降压总有效率(98.1%)显著高于单一用药,且治疗期间无首过效应和低血压现象,耐受性好,是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首选治疗药物。
首次记述了云南缟蝇科Lauxaniidae同脉缟蝇属Homoneura van der Wulp 1新种及1新纪录种,即云南同脉缟蝇H.(s.str.)yunnanensis sp.nov.,褐带同脉缟蝇H.(s.str.)comptusis sasakaw
记述方颜叶蜂属Pachyprotasis新种,斑背板方颜叶蜂Pachyprotasis maculotergitis sp.nov.,本种腹部第3~5节背板大部橘褐色,第3~6节背板中部具白斑,以此得名;陕西方颜叶蜂Pachyprotasis
报道我国的特姬蜂属Teleutaea Foerster,1869种类,含2新种:赤特姬蜂T.rufa sp.nov.、侧特姬蜂T.pleuralis sp.nov.,4中国新纪录种:角特姬蜂T.corniculata Momoi,1978、小特姬蜂T.diminut
记述采自中国秦岭的秋叶蜂属2新种:平唇秋叶蜂Apethymus flatoclypea sp.nov.和扁角秋叶蜂Apethymus compressicorni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模式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