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生长因子β对肝纤维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及肝脏再生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bw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肝脏纤维化是肝脏内一系列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反应,肝纤维化可能导致肝切除后出现肝脏再生不足或未再生.本研究探讨肝纤维化动物肝部分切除术后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通路对肝功能及肝脏再生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用腹膜内注射CCl4方法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后,将其中32只行70%肝切除手术,并分别在术后第1、3、5、7天,每个时间点取8只大鼠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组织TGF-β和Sma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另外8只大鼠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组.此外,以相同的造模方法,观察TGF-β/Smad通路抑制剂(术前腹膜内注射GW788388)对肝纤维化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功能与肝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部分肝切除术组大鼠术后第1天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升高,此后随时间逐渐降低(均P<0.05);肝组织TGF-β和Smad的mRNA与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在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均P<0.05),而后降低,并在术后第7天降低至假手术组水平(P>0.05).肝切除术前注射GW788388的大鼠与单纯行肝切除术的大鼠比较,AST和ALT水平升高更为明显,且肝组织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与干细胞标志物LGR5表达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TGF-β/Smad信号在通路在肝纤维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保护肝功能、促进肝再生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机制可能与该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及干细胞的分化有关.
其他文献
台州市护理学会针对脑卒中出院患者的居家营养管理问题开展了多维联动的探索与实践,文章就此从建立基于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等级的居家营养管理方案、建立脑卒中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无缝隙营养管理组织架构与人才体系、搭建基于居家护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医院平台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营养管理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国内各地区开展卒中患者居家营养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
目的 分析晋冀地区慢性病信息系统风险预警能力的变迁,为慢性病风险预警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全面地收集2000-2017年晋冀两地区公开发布的有关慢性病风险预警的信息,分析相关字段并量化风险预警程度,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风险预警程度与各个领域效果指标适宜程度评分间的关系.结果 山西的风险预警程度从2000年的0.00%波动上升至2012年的0.31%,至2017年降至0.28%,河北同期从0%波动上升至0.14%.山西慢性病信息系统风险预警程度与各个领域效果指标适宜程度评分呈正相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