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师德建设新内涵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群体性。随着时代的的发展,师德不断被赋予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内涵,新时期的师德集中体现了教师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当前,加强师德建设已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此,笔者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师德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联系现实找差距,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师德既是教师自觉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保障机制,又是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到达“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育、善于育人”境界的一种自我完善机制,开展师德建设,可以从中不断发现问题,吸取教训,纠正错误,克服缺点,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因此,在师德建设中,能不能找到差距、找准问题,就成了搞好师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应该说,我们教师队伍绝大多数人的职业道德是好的,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热爱学生,忠于职守,勤勤恳恳,辛勤耕耘,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而呕心沥血。但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我们有的教师的职业道德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极个别教师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其思想和行为严重偏离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广大教师首先要结合现实,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找准自身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要找准那些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影响和谐稳定、影响社会风气和影响群众利益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充分把握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认真研究解决办法,确立师德建设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实践证明:问题找得越准,分析得越透彻,认识得越深刻,工作的针对性就越强,应对的措施就越有效,就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师德建设的效果就越明显。
  
  二、创新机制解难题,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师德建设难,难在入手难、见效难、巩固难。就其原因在于我们教师集意识、实践、社会于一体,个人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道德修养各不相同,而且这些因素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加上我们过去在师德建设中要求教师自律的内容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做法少;对教师的师德评价一般性笼统评价多,量化细化评价少,特别权衡比较少,造成了师德建设年年在抓,但是效果不明显,即使有些地方的师德建设抓出了一定成效,也是难以巩固。因此,要搞好师德建设,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扎扎实实地解决师德建设中的难题,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对于教师本人来说,其师德怎么样?始终受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支持、制约和影响,可以说,教师的言行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就要充分发挥师德教育的基础作用,在师德教育过程中,必须创新教育形式,整合教育资源;在教育方式上实行“四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在教育内容上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从教规范教育。在教育效果上,要使每位教师从理论上把握师德原则与规范,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和道德需要,在依法从教、以德治教中增强自主能力和自律意识。
  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要靠教师的自律来维系,更要靠制度、机制来保障。加强师德建设必须推进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要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师德监督制度、师德考核制度和师德奖惩制度。在师德监督上要推行校方、学生和社会三结合的民主评议形式,充分发挥“师德信箱”等载体的作用。在师德考核上要完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阶段性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要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惩、职评、晋级、聘任结合起来。在师德奖惩上既要大力开展“师德标兵” “师德建设先进个人” “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评选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他们的模范事迹,同时要坚持师德底线的要求,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警示,对极少数有严重失德行为的教师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逐步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三、明确责任抓落实,增强师德建设的主动性
  
  教师的劳动(教育与教学)过程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很难用硬性的指标来衡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劳动取决于他的师德,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必然取决于他的师德。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主动参与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的“四个一”工程(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规范自己的每一个言行、不让一名家庭困难学生辍学),把学生爱戴、家长信赖作为衡量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准,从具体问题抓起,从点滴做起,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可敬、可亲、可学的良师益友。
  师德建设是一项示范性强的长期性工作,常抓不懈、以身作责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承担起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一把手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长此下去,逐渐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工作格局。总之,加强师德建设,既要脚踏实地抓落实,又要着眼未来搞创新。只要我们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率先垂范到位,就一定能培养一大批“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能让广大教师把全部的本领和心血用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薛剑刚)
其他文献
探讨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接着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性对策,最后进行了总结分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
审视学校教育的得失,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系统教育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在道德、学习、生活、思维等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习惯的学生数量不多,占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在道德
1983年创办的重庆市万盛职业教育中心曾经名不见经传,学生走出校门就业难,就业后稳定难,学校招生难,千方百计把学生招进学校后流失却一点也不难,招生与就业恶性循环。如今已发展成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作为难点,其实并不是学生自己不想写出好文章,相反他们都很希望自己可以写出具有“文采”的文章。在文中主要就如何通过训练来为写出好文进行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文采训练   什么是文采?文采,本指事物具有错杂艳丽的色彩,现多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适当的修饰语言是可以达到增舔文采的目的。好
面向多学科的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案例教学、过程管理、考核改革、师资提升、资源建设等举措,完成了机器人技术课程建设,提高了课程质量。
一、关于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请A评,请B评,还要请C、D、E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
随着"网络强国""大数据"等国家战略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等重大举措密集出台。为更好地落实国务院提出的"积极培育生态环境监测市场"等要求,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融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运营已是趋势所在。本文通过阐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运营的背景,分析当前遇到的问题,结合当前这项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实际,提出了通过开展社会化建设运营来发挥市场化机制驱动创新、
以往的行波方向保护只对电压或电流中的一种行波波头进行信号处理,因此失去了另一电气量的信息,有时会引起方向保护的误判.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线路保护方案,利用小波变换
教育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互动过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主动积极地获得的知识密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