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中开展安宁疗护的初步设想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d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问题进一步加剧,人均寿命期望值进一步提升,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急性病、传染病的患病率下降,老年人疾病谱的改变等,使得慢性病、肿瘤终末期人数增加,对安宁疗护的需求量加大,加之我国现阶段的安宁疗护多为“医院-家庭-社区”模式,在我国民政部、卫健部的共同努力下,现阶段机构养老由单纯生活照料的养老模式向“医养结合”、生活照料、心理健康等提高生命质量方向多元模式的转变,这就为安宁疗护走进养老机构提供可能性。
  【关键词】安宁疗护;养老机构中;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8-0162-01
  1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安宁疗护是指由医生、护士、康复师、社会工作者、营养师、律师、宗教人员、志愿者等多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向处于生命终末期者及家属提供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关怀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主要目的不在于延长其生命,而是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消减心理负担、恐惧情绪,帮助生命终末期者面对死亡时做到“死如秋叶般静美”,提高其生命质量及家属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根据国内外安宁疗护模式和经验,在我国现阶段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生活照料、心理健康等多元养老模式下对养老机构内的安宁疗护做出可行性设想。
  2养老事业机构改革为安宁疗护在养老机构落户带来福音
  国家在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建设涵盖保健、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的综合性、连续性的、适老健康需求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强力推进老年人安宁疗护事业发展,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有效、高质量的安宁疗护服务。加之近年来全国推进的养老机构标椎化建设中,对养老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作出明确配置要求,促使养老机构的人员配置更加专业化、全面化,为安宁疗护由医生、护士、理疗师、中医康复理疗师、社会工作者、营养师、志愿者等组建多学科团队提供了人才基础。
  3养老机构中安宁疗护病区构建设想
  3.1硬件设施配置
  3.1.1病区配置病房、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谈心室(评估室)、关怀室(告别室)、办公室、配膳室、沐浴室、活动场所。
  3.1.2配备基本设备,包括备血糖检测仪、血压计、温度计、听诊器、呼叫装置、吸氧设备、吸痰设备、超声雾化机、减压气垫床(或具有防治压疮功能的床垫)、治疗车、护理车、病历车、心电图机、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
  3.2专技人员配置
  由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中医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组成的多学科协作的安宁疗护团队,以安疗护团队为载体,向终末期患者及家属提供“身、心、社、灵”全方位的服务。
  4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4.1安宁疗护团队服务能力不足,缺乏认可度高的技能培训及资格认证
  安宁疗护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至今在国内尚无统一的、认可度较高的安宁疗护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培训及资格认证。特别是养老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较三级医院、专科医院的专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使得安宁疗护团队的服务能力不足。这就要求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关于安宁疗护专业技能培训及资格认证,同时加强安宁疗护团队和医学专科专家、高校伦理、社会学专家等的联系,寻求专家们的帮助、指导,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参加国外安宁疗护发展先进的机构学习,全面提升团队的服务能力。
  4.2传统观念影响,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及参与度不足
  在我国,国民在传统生死观的影响下,表现出“好生恶死”,对死亡极为避讳,认为是不吉利的,不愿提及、接受;家属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不够,认为安宁疗护=等死,加之传统孝道影响,在不重视生命质量的情况下,花费大量的金钱、精力在疾病的终末治疗上,造成80%医疗资源使用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这就要求我们向国外学习,开展死亡教育及生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安宁疗护理念的宣传,增加国民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及参与度。在养老机构,可由社会工作者牵头定期在机构休养人员及家属当中定期开展生死教育,增加对人生“生老病死”的认识,从容面对死亡,增加安宁疗护的参与度。
  4.3政策支持不足,制约安宁疗护的发展
  在我国,只有在上海、山东青岛及省级医院部分安宁疗护项目纳入全民医保系统,绝大多数地区安宁疗护不能享受医保待遇,这就要求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尽快将安宁疗护纳入医保范畴。同时在安宁疗护服务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精神麻醉类药物控制疼痛症状,而受我国精麻药品使用规定的影响,养老机构中无法提供有效的疼痛控制处理。除国家加大精麻的规范培训及使用范围外,养老机构可与三级医院疼痛科室形成联动会诊制度,借助三级医院力量缓解患者疼痛。
  5小結
  综上所述,安宁疗护在现在国情下,能满足终末期患者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国内主流“医院一社区一家庭”安宁疗护模式下,在养老机构中开展有效的安宁疗护是对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的完善及补充。只有在国内外经验的指导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机构安宁疗护模式,并加之推广,为我国的安宁疗护事业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本文浅谈了郁达夫文学的情绪表现论。 This article discusses Yu Dafu’s theory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摘要:舞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表达感情和社会交流的一种手段,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十分快,适当的舞蹈也可以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舞蹈已经拥有很久的历史,现在已逐渐分成两个派别,一个是通俗舞蹈,另一个是艺术舞蹈,两者在社会上都有其自己的发展范围,它们的受欢迎人群和发展程度各不相同。本文探讨的是通俗舞蹈与艺术舞蹈在融通发展方面的应对措施,用以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通俗舞蹈;艺术舞蹈;两个派别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辖区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传染病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知识讲解方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传染病知识了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染
冰心的短篇小说《冬儿姑娘》创作于1933年,是冰心作品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篇,作品采用内聚焦叙述,以冬儿母亲的口吻刻画出一个充满活力、天真、野性十足的体现生命原生态的冬儿形
【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结果:麻醉后10min、30min、宫口全开时的V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67.62±16.73)min,第二产程(6.24±4.36)min,活跃期(251.32±54.19)min,新生儿Apgar评分(9.52±0.
《琵琶记》在中国古典戏曲史上经久不衰,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该剧无论在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具备特别高于时剧的成就。具体说来,就是高则诚在对“艺术的真实”的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