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翻新寓教乐乐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要以新课改为理论依据,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教师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尽量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起,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低年级;阅读;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3-0016-03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一年级是一个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起点,阅读又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在学习伊始,就能让学生对语文特别是语文阅读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能力,并且让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可持续发展的(也就是说,学生上了初高中以后,语文阅读也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为底本,谈一谈进行多元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及具体实施步骤。
  一、进行多元化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2011年实行的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将原有的注重教——知识的传授,变成了学生兴趣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授课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只要学生能够学懂记会,无论什么手段都可以运用(比如将生字抄写数百遍,强行记住),变成教师作为组织者,鼓励学生参与课堂,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等等。总而言之,一切以生为本。
  这种生本主义的教学改革,将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兴趣和能力。教学改革的理论是很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关注学生身心的成长,改进教学策略,才能让教学效果呈现最优化。
  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及管理策略
  要想贯彻好新课改的理念,应该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容不迫。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离开了幼儿园,离开了整天玩耍的日子,来到了新的环境,认识了新的教师和同学,每天还有一些作业等等。他们对于有任务的学习的迷茫、对新环境的好奇、对新老师和同学的兴奋、对大量作业的烦躁……这些新的环境变化让他们表现出:上课爱说小话、爱提问题、爱打断教师讲课、不写作业、字迹潦草等现象。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让学生快乐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三、阅读教学过程的几个策略
  阅读是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之中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阅读指导,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者,因为小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一种方法运用次数多了,对学生而言必然会因为缺少新鲜感而降低此种方法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开发新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将这几年阅读教学的方法一一赘述如下:
  (一)激情诵读,领悟文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我们都认同的道理,所以,我们不妨回归语文学习的本源——多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的内涵。首先让学生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课文(每行适当留点空隙),第二组学生分工标好拼音(每行空隙处),第三组学生纠错(主要是汉字拼音的错误),全班同学进行二次纠错。当字音过关后,进行读的环节,教师可以示范诵读,教师的示范作用会给学生很大的启示,同时教师在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诵读体验传递给学生,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诵读欲望。接下来学生自由读,要求尽可能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以便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最后进行个人展示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其中蕴含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种以读代讲的方法适用于篇幅短小的课文,如《春回大地》,古诗《春晓》《村居》等。这样设计,既能给学生创造多读课文的机会,又能训练学生的字音、书写。
  (二)小组PK,展示风采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读准读流畅之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准确领悟课文的意思。在课堂上,不妨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既能提高阅读能力,又能培养阅读兴趣。
  以第二课《春雨的色彩》为例,组织一场阅读大赛。先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定好组长并共同起个颇有个性的组名,写到黑板上,教师宣布比赛要求,基本要求为阅读要整齐、流畅、准确,附加要求由组员自己商定,并确定好分值。然后教师给出足够的时间准备比赛,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商定,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比赛前可以在各组选一个评委,同时可以邀请别的语文教师参与。学生们会给出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分角色读(分别找学生读小燕子说、麻雀说、小黄莺说),可以分声部读(男生一段、女生一段),可以有学生读、有学生演,也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图画,创设情境。如果这些附加的方式运用得比较少,学生们至少会读上很多遍,以求得声音整齐、语言富有情感、读音准确。
  这种小组合作的阅读方式,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读在其中,陶醉其中。在教室外便能听见教室里琅琅书声,有学生摇头晃脑乐此不疲、有学生一遍遍高声朗读直至背诵、有的学生边读边做动作。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课文的理解,这比教师横眉立目在讲台上讲解要好至千倍。
  (三)读写结合,拓展文思
  课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领会文章内容,化为己用。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铭记于心并且有效指导。所以,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应该将最终的落脚点落到写上,以写代讲,做到读写结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课都是对于春天的诠释,那么在讲完课文之后,可以用写来检查学生的能力——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春天是美丽的,请你画一画心中的春天,并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师在出示题目后,应对学生进行指导,因为任由学生随意写必然效果欠佳。具体步骤为:首先能够表现春天特征的人、景、物有很多,不可能写全,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筛选,以能说清楚、写生动为筛选前提。先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罗列几个表现春天的人、景、物(罗列词语)。然后再对词语进行扩充,加上修饰词(主要是形容词),这样,描写对象就变得生动具体些。再将描写对象细化,加上时间、地点等限制词语,还可以加入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以及比喻等修辞。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不懂这些专业术语,但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潜意识地运用这些手法的能力。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比如“春天里的人都穿了些什么呢?”、“春天里的人们见面后说些什么?”等等,来引导学生将写话写得尽可能生动、细致。写完之后,一定要让学生上讲台展示,正向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教师也可以从写中窥视出学生阅读情况,又能适时地拓宽课文,延伸知識,让学生增加更多的认知和体验。
  总之,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所以在小学一年级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对于语文阅读,如果学生爱读、乐读,能主动读,即使遇到阅读方面的瓶颈也能执着而不改初衷。这样,教师课堂阅读教学才达到了境界。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之高,教师应该多提升自己的素养,多找寻教授的方法,以求得学生兴趣的长久和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老实说,2004年第一次到中国时,我有点不适应这个国家。塔楼的影子倾斜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因为里面挤满了人,看上去好像角角落落都要爆出来了一样。而我的长途客车正在烟熏的街道上慢慢拖拉着自己的身躯,穿过一脸沮丧的司机们。我知道中国人口众多,但我还没准备好把那些统计数字变成现实。然后是噪声——我不是说那些机械引擎持续的轰鸣,而是指那些在餐厅里大声尖叫的情侣们。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想通了,这就是中国运
霍震霆面前“呼啦”又围上很多记者,这位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被记者追问最多的就是关于奥运会,特别是在香港举办的马术比赛项目的准备情况。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运”一词已经成了2008年“两会”代表和委员们津津乐道的“热词”。与霍震霆一样,来自港澳地区的代表和委员,每当提起“奥运”,脸上都挂起了憧憬而自豪的笑容。    奥运是国家盛事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特别行
“申申——”姥姥从厨房里走出来,向我这边喊着。她的声音总是把第二个音拖长,语调亲切,语气中带着一丝“必须”在里面。姥姥的花镜总是挂在鼻梁上,一副快要掉下去的样子。她的头发乱蓬蓬的,身上穿着松松垮垮的睡衣。姥姥的手从来不闲着,不是拿着水果盘,就是茶壶,坐在床上的时候,手里总拿着她织了一半的毛衣。反正,她总是在每个房间里来来回回,除了睡觉的时候,好像从来没有停过。  每次我去她家的时候,水果像花果山一
摘要:以“先学后教”模式进行的概念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感知、理解和内化。教师需充满爱心地关注,充满智慧地洞察,有的放矢地指导。在学生说理不清晰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在学生思路受到阻塞时,要给予恰当提示;在学生理解有错误时,要及时矫正;在学生争执激烈时,要给予明确评判。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结合所教概念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介入时机,使教师的主动干预发挥积极作用,让课堂真正走向高效
獻出爱心
期刊
前情提要  虽然没有在鲸鲨聚会上找到小弓,但是小弩从琵鹭那里得知了一条和小弓十分相似的鲸鲨被困在潟湖的消息。时间紧迫,小弩决定铤而走险从近海赶过去…… 1  人类的面目、人类的身体、人类的行为……小弩不寒而栗。第一次,它离最可怕的海洋凶手这么近。他们之间,只隔着一张浸泡在海水中的渔网。  被阳光刷上“釉彩”的脸,像在发光;眼睛明亮,也在发光,巨大的喜悦才能带来这么明亮的光……他摘了面镜,露出清晰的
那种叫伊丽莎白的小甜瓜,名字好听,模样也可爱,用“秀色可餐”来形容它十分妥帖。所以,在农贸市场门口女儿提出要买时,我们也没经受住诱惑。  回到家,妻子切开一只,分成四瓣,她和女儿抢先入口,却连声大叫苦、苦、苦!我不信,品尝起剩余的部分,果然,瓜香中带有不轻的苦味。妻子要将其余的几只瓜拿上街退掉,我说算了算了,也就三五块钱的事,不必这么麻烦。  苦瓜搁在那儿,无人问津,过了两三天,我看着心疼:不就是
每个人都想在这一片光怪陆离中找到一个安定的“座位”。有的人一旦坐上了,便一辈子不移开屁股。殊不知这看似柔软安定的“座位”,正是甜蜜粘稠的沼泽,将全部机遇扼杀。  之于“地方”,“座位”是限制人格发展的致命锁链。  一个人是否完整,在于他是否拥有丰满健康的人格。不能说让座者只因一个行为而获得了完整的人格,但他一定比霸座者收获到更多:利益权衡后正确的取舍,道德的升华,给予帮助的快乐和日渐丰盈的自己。而
扎克伯格读中学时曾担任学生会的主席,有一次,学生会组织了一项社会调查活动,要走访50个退休的警察,了解他们当下的生活状况。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在一个多月后完成了大部分的走访工作,不过,在剩下最后一位调查对象时,刚好一年一度的校际足球联赛开始了,大家要全力准备比赛,调查活动只好等到联赛结束再继续。  足球比赛结束后,在回去的路上,扎克伯格接到最后一位退休警察打来的电话,希望能马上约见他们。他答应了下来
那天的诗文朗诵会分外精彩,从诗文题材的选择到配乐,从选手们的朗诵到服装,几乎无懈可击。孩子们花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精心筹备,那天在台上的每一位选手都表现得如此优秀,以至于让我在评分过程中越来越为难。  女孩子是中间时段上场的,一个很幸运的出场次序。她的外在形象很好,长相清纯甜美,声音也不错,一开口,字正腔圆,声音清脆又饱满洪亮。因此尽管那天的选手们都表现不俗,但她的出场还是让评委老师们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