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红松针叶和树皮绿色组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红松为材料,研究了干旱及复水对红松针叶和树皮绿色组织的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红松针叶和树皮绿色组织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值均有显著下降,这样可以通过降低PSII天线捕获的光能,减少发生光抑制的危险;针叶净光合速率(Pn)下降主要由非气孔因素造成,树皮绿色组织Pn下降主要由气孔因素造成;红松针叶和树皮绿色组织非光化学猝灭(NPQ)均升高,表明热耗散是植株重要光保护机制;红松针叶和树皮绿色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发生了氧化胁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对红松的干旱胁迫起到了积极的防御作用;复水后,红松针叶和树皮绿色组织Pn恢复到对照水平,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也表现出不同程度恢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红松针叶和树皮绿色组织均通过减少光捕获、热耗散和酶活性调节协同作用,稳定光合机构功能,复水后红松光合特性表现较好的恢复能力,红松对干旱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其他文献
基于VCSEL激光器阵列和PIN探测器阵列,设计和制作了40Gbit/s甚短距离的4通道发射4通道接收并行光收发模块。通过高速电路信号仿真设计,解决了信号完整性、串扰和电磁兼容等问
于2014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15年1月(冬季)对上海市4种城市森林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2190只,隶属于6门15纲22个类群,优势类群为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