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实验呼唤高素质教师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anggu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如何面对新课程实验给广大高中教师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尽快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如何做一个高素质的普通高中教师等等,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广大高中教师作出不懈地努力。本文从普通高中教师应具有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高尚的人格魅力几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 呼唤 高素质 教师
  
  随着2010年6月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全面启动,7月~8月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结束,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给我省广大高中教师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机遇是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差距较小;挑战是许多“新”的东西(新理念、新的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管理等)需要我们认识、研究和开发。这就对普通高中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呼唤高素质教师。
  一、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新课程的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新课改要求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要以生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培育学生,塑造他们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培育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要求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或者“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要一桶水”,而是要做思想、知识的引路人、引导者。除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有对学生情操的培养与人格的塑造的更高要求。总之,新课改呼唤高素质的高中教师,要求教师把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认识变成自己自觉的教育意识和行为。
  二、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厚重的文化积累
  语文学科作为其它各科的基础与工具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要具备较高专业的知识水平,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获得较多的语文知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系列,必修又分为5个模块,选修又分为5个系列,16个模块。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是,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余地大了,对课程资源的要求就高了,对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了。所以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仅以选修系列中的“小说与戏剧”的课程构建与开发为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的兴趣……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对古今中外小说、戏剧有较广博的阅读面,另外还需要具有关于小说、戏剧的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一个文学素养不高的教师是不能完成“小说与戏剧”课程的建设与开发的。 应当说,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知识积累和专业知识不只是“一桶水”,而是“一泉水”,一泉有着源头海水的永远不会干枯的清泉。
  三、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能
  语文教师有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文化积累后,还应该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能。这是教师工作区别于其他类型工作的地方。教师工作的特点就在于创造性。教师服务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工作对象的可塑性决定了教师工作不能呆板,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满堂灌”,而应该合作、对话、探究。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话中达到思想上的共鸣,行为上的一致。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开拓思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预设,更多地是关注教学生成。能否把握教学生成,能否在教学生成中有效实施课堂教学,这是区分“教书匠”还是“教育大师”的检测手段之一,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有着精湛的教学技能,具有独特的教学策略与教学风格,能够娴熟驾驭课堂,能够在完成教学预设的情况下,把握教学生成。在教学生成当中执行课程、开发课程,在教学生成当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迸发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认为的机关、无论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教师良好的人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当中,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因而,关爱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的人格魅力之一。关注学优生,关心特长生,恐怕是每个老师的心愿和职业需要,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更应该关爱学困生、后进生,因为他们往往缺乏自信,显得有点自卑,更需要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若能给予他们特殊的关心和爱护,定会点燃他们奋发进取的火焰,扬起勇往直前的风帆。在当今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若能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学生也会热爱老师,师生之间就能互敬互爱互助。关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奥秘所在。爱,有神奇的魅力,她能使懦夫变的坚强,愚钝变的聪慧,孤独的孩子得到温暖,顽皮的孩子接受感化;爱,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成为学生追求进步,勇于创新不竭动力。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老师既是严父,又是慈母;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现实生活的引路人。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因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新课改的追求目标。而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智慧,所以做一个具有创新智慧的教师,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的人格魅力之二。可以说,没有创造力的教师是不适合教育事业的,是培养不出适合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学生的。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并且有独到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实施中更要努力转变教师角色,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决策者,使自己成为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教师有了创造力,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推崇和爱戴。
   (甘肃陇南市第一中学;746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实行创新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内涵 实施途径    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社会发展已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要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  一、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教育思想在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原则也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学与思的关系、讲与习的关系、读和写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 教学原则 文道 学思 讲习读写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