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罗姆人,动了谁的神经?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两个月前,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在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选区发表了一场33分钟的演说,针对的不是棘手的退休金改革问题,也不是劳工部长卷入欧莱雅丑闻的事件,而是不久前该地区警察击毙一名涉嫌抢劫赌场且拒捕的罗姆人青年,引发几十名罗姆人持械攻击警察局的事件。萨科齐在这场演说中宣称要对犯罪分子宣战。但他这次“宣战”,实际上是针对罗姆人的一次“清洗”。这不仅在法国引起激烈争论,而且让整个欧洲卷了进去。
  
  宣战
  
  对法国和欧洲来说,罗姆人不是一个新问题。罗姆人也就是吉卜赛人,不过他们自己认为后一种称呼带有歧视意义。这个发源于印度次大陆的人群,在公元11世纪左右开始西迁。此后的几百年里,他们一直过着流浪生活,到处受到歧视。15世纪罗姆人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赶到欧洲,但欧洲人却认为他们是奥斯曼帝国的“奸细”,加之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活传统与欧洲主流格格不入,因而继续被歧视和欺凌。在近代欧洲的一些国家,罗姆人甚至受到割耳标记、女性被强制绝育、男女不能通婚等不公正对待。当然,二战时期遭到希特勒政权有计划的屠杀,是罗姆人最大的浩劫。
  目前到底有多少罗姆人也还难说,因为怕受到不公正对待,很多罗姆人隐瞒身份。但有人估计他们人口大约在1400万左右,主要生活在东南欧以及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等地。其中东南欧的罗姆人由于经济原因和巴尔干局势不稳,不断前往西方发达国家讨生活,多以拾荒、剥废弃电线、拆破铜烂铁等谋生。正因为这种处境,罗姆人也常常和偷盗抢劫等治安案件关系密切,被一些当地人视为“麻烦制造者”。
  所以当萨科齐“驱逐罗姆人”的号角吹响,法国警方立即行动。总统宣布有539个罗姆人非法帐篷营地,并下令在3个月内拆除其中的一半。两星期后,内政部长就宣布已经有40个被清除了;到8月22日,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88个。而8月份大概有1000名罗姆人被遣返回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法国政府的策略是让这些罗姆人“自愿”回家。为此政府免费用飞机将他们送回,每人补贴300欧元,小孩再补100欧元。不过,在执行的时候,则没有听起来这么好。一些罗姆人反映,先是警察过来通知他们必须走,随后有警察威胁如果不走便要把他们投入监狱,过几天警察又带领大型推土机来推掉他们的栖身之所,而且还有戴着面罩的人员,看样子是防止骚乱。于是很多罗姆人就这样“自愿”坐飞机回家了——而在那里,他们的处境也一样不好。
  
  论战
  
  法国政府驱逐罗姆人,不仅引起国内右派叫好和左派的谴责,而且立即引起欧盟和世界的注意。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联合国人权机构和美国一些议员,都谴责了这一做法。
  其中言语最激烈的要数欧盟委员会负责司法和人权事务的副主席维维亚娜·雷丁。她在9月14日说,法国政府的行径是“耻辱”,是“欧洲人没想到在二战结束后还能看到的事情”。点到二战,言外之意就是把这次驱逐罗姆人,与希特勒控制下的法国维希政府迫害犹太人和罗姆人相类比。虽然欧洲众多首脑认为提“二战”有点过,但多认同雷丁的基本观点。更多舆论认为,如果是一个“名声不太好的国家”做出这样的事情,早就被人扣上“种族清洗”的帽子了。
  这当然让自我感觉“很伟大”的法国政府受不了,法国负责欧盟事务的国务秘书说,“她(雷丁)不能这么说一个伟大的国家。”而萨科齐则说,如果雷丁夫人觉得法国做法不妥,可以把这些罗姆人安置到她的祖国卢森堡去。卢森堡外长则回应,雷丁是代表欧盟而不是卢森堡说那番话的,所以萨科齐不必扯上她的国家。
  此后,9月16日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本来是要讨论经济治理改革的,结果外界还是关注萨科齐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为了罗姆人事件的争吵。而萨科齐还说,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计划要在德国驱逐罗姆人,并“很快就有结果”。果然,结果很快——德国外交部坚决否认这一说法!
  萨科齐决定驱逐罗姆人之所以会引起公愤,是因为涉及很多与现代政治理念背道而驰的东西。
  首先就是种族歧视之嫌。萨科齐虽然打着拯救治安的旗号,但是法国政府泄露出来的一份文件显示,政府在要求警察处理非法居留者时,“首先要拆除罗姆人的帐篷营”。以种族为标准来确定“优先”驱逐的对象,这已不是解决治安,而是地地道道的种族歧视。而且,很多人说,强硬总统萨科齐真是瞄着最弱势的群体下手。他们问,萨科齐敢说“首先驱逐黑人”、“首先驱逐穆斯林”吗?对于“民主”观念发源地、以“自由、民主、博爱”为三块基石立国的法兰西共和国,出现这样的事情,不是莫大的讽刺?难怪法国有激进左派说,萨科齐7月30日的演说之后,“法兰西共和国”就不存在了。
  其次,驱逐罗姆人也违反了欧盟的政策。与困扰欧洲已久的来自亚非的非法移民问题不同,被驱逐的罗姆人来自欧盟成员国。而欧盟法规定,成员国公民有权无签证进入其他任何欧盟国家,并可合法居留3个月,在此之后的居留政策由各欧盟国家自行决定。即便法国有界定是否非法的权力,这样做也有悖于欧盟人员的自由流动原则。
  此外,驱逐罗姆人动摇了欧盟的基础价值观念。欧盟一直为自己的福利社会和人权状况感到骄傲,为此常常揶揄大西洋对面的美国。可是就在众多罗姆人在美国找到尊严和正常的生活之际,欧盟一个主要国家却出现“驱逐”,这怎么行?而且,欧盟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给成员国的公民更多自由流动的权力。法国此举,如不及时制止,岂不是让欧盟上了倒退的轨道?
  因此,萨科齐的“驱逐令”,的确让自己在欧盟有些孤立。
  
  暗战
  
  当然,聪明的政客萨科齐也很清楚这一点。而且他还清楚,驱逐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这些罗姆人回到自己国家日子不好过,还会回来。一些罗姆人甚至说,这样也好,先拿300欧元,在家待几个月,再花一两个星期重返法国,如果再驱逐,就还可以“自愿”返回。而有数据统计,法国这几年来,一直都在驱逐罗姆人,但在法国的罗姆人人数,也一直稳定在1.5万人左右。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分析起来,萨科齐不仅要驱逐罗姆人,而且要把以往的低调遣返一变为高调驱逐,一个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一种故意炒作。为了转移选民的注意力,萨科齐采取民粹主义,以罗姆人为替罪羊,讨好右翼势力,提升自己每况愈下的支持率。
  萨科齐最近的确很不如意。3年前,他以直言不讳和清新的“变革”之风入主爱丽舍宫,让人们产生很多期望,认为这个匈牙利移民之子可以让法国改变过度反美的立场、改革沉疴已久的社会和缺乏生机的教育制度等等。然而3年来,这个曾被喻为“拿破仑”的总统,吸引人的新闻却总是和私生活、身边人卷入丑闻、任人唯亲有关;现在又面临“退休年龄上调”这一巨大改革难题,其民意支持率在7月份跌破30%。
  因此,如果他挑选罗姆人为目标,来展示自己施政的“雷厉风行”,在政治策略上也说得过去。他的做法,让人想起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右翼的贝氏在意大利政坛民意屡屡走低,但他总能在关键时期找一些类似移民问题的话题,展示自己的能力,加上严格控制媒体,几乎总能起死回生。所以,这次贝卢斯科尼能够态度鲜明地支持萨科齐,大概也有意气相投的因素。而法国左派媒体已经有人说,法国现在出了个“萨科斯科尼”!
  而且,“萨科斯科尼”的手腕的确奏效。虽然在欧盟备受指责,但法国右翼报纸《费加罗报》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法国有一半人支持驱逐罗姆人。萨科齐此举赢得右派支持,用一名政治分析师的话说,“与被视为软弱和自由化的欧盟对抗,可以改善他在右派心目中的形象”。
  当然,也有媒体指出,萨科齐高调驱逐罗姆人引起争议,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通过争论,把欧洲人讳莫如深的歧视问题公开提出来辩论,最后反而可能形成一个公平的综合的解决办法。
  据欧盟基本权利局2009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就整个欧洲来说,最受歧视的便是罗姆人,其次是南部非洲人,再次为北非人。罗姆人在捷克、匈牙利和希腊最受歧视,而非洲人在意大利最受歧视。很多遭受歧视的人不会向警察和政府申诉,因为他们觉得没用。
  这起码说明,欧洲有很多种族主义和人权问题亟待解决。罗姆人的问题。已经激起了很多讨论,有些人开始建议从教育和就业保障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而欧盟首脑也已决定在10月份召开一次特别会议,专门讨论罗姆人问题。
  如果能够因为萨科齐的驱逐令,引发欧洲认真对待自身的问题,那倒也是个意想不到的收獲。
其他文献
输入800010000 加中国电信为QQ好友  如果有一道多项选择题:“在哪里可以办理电信业务:A电信营业厅,B客服热线10000号,c网上营业厅或掌上营业厅,D电信QQ好友”,你会选几项?  嗯,全选就对了!选ABC,你也许毫不犹豫。但选不选D,你或许有些拿不定主意。但通过QQ也能实时办理各项电信业务,这是真的。  中国电信的客户营销服务方式又升级了。中国电信已和腾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这一
由“三驾马车”欧盟、美国和俄罗斯负责斡旋并主导的科索沃最终地位谈判的第五轮谈判于11月20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由于离国际社会设定的谈判最后期限(12月10日)只有约20天时间,又是在主张独立的激进派别“科索沃民主党”赢得该地区11月17日新一届议会选举的背景下举行。外界对这轮谈判能达成某种形式的协议抱有空前期待,但是,与前几轮谈判的结果一样,双方各念各的经,再一次无果而终。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国家药监局,反腐未有穷期  随着郑筱萸案由中纪委专案组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正式立案侦查,这个前国家药监局局长的贪腐链条逐渐清晰。  据媒体报道,目前已经查实的郑筱萸受贿金额已达到500万元以上。仅仅70多天,中纪委专案组就完成了对案件的初步侦破,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派出赖昌星案的主要负责人来办理此案,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案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媒体此前一直猜测性报道的浙江康力元集
改革路线图的模糊不清,让这一轮的教育改革最终能够走向何方,充满了不确定性。    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终于向全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从2008年8月份到现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艰难酝酿,这份奠定未来10年中国教育方向的纲领性文件一出台就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洋洋洒洒数万字的《纲要》对中国教育的现状,几乎满是批评之言,而对于未来的
40年毛泽东在延安展望说: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他当时所希望的“新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和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以及“中华民主共和国”(均见于《新民主主义论》)。国家的名字当然要好听,但名副其实更重要,“中华民国”没有名副其实,结果失败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从此,为了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中国各族人民共同走过了一条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经历了“严重
以扩大征收范围和提高税负为中心的资源税改已是呼之欲出。各方利益冲突、分配公平性及成本转嫁之忧,也让税改陷入困局。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的问题较多,触及面较广,因此需要慎之又慎。    有关资源税改革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各利益方激荡起一丝涟漪。种种迹象表明,搁置许久的资源税改革似乎已近在眼前。不管最后以何种方式出台,煤炭等资源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资源税将价格上涨因素传导到终端消费者,无疑成为通胀
最近几年来,日本媒体不断报道所谓“东海中间线是日中的东海分界线”,指责我国“开发天外天油气田,违反日中共同开发协议”。日本《产经新闻》声称。“为了维护主权和权益,日本政府势必将重新制定应对措施”;《朝日新闻》说什么“如果联合开发。在日中两国200海里范围内的所有资源都是开发对象”;《读卖新闻》公然说“中国在东海日中中间线附近开发天然气田,已成为日中之间新的悬案,中国的行动今后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同周边
群众有不同的利益和截然相反的利益追求。原告与被告是由于针锋相对的诉求而来到法院的,而不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因此,说深入群众,让人民满意,是让作为原告的人民群众满意,还是作为被告的人民群众满意呢?盲目迁就当事人和群众,走大众化的司法路线,不仅破坏了司法的权威,而且还会引发更多的群众通过闹事达到自己的目的,酿成更多的破坏社会稳定的事件。    近年来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一直沿着满足人民群众新
1 中国不一定是敌人    【英】《经济学人》12月4日  自2003年以来,“大同崛起”是中国社会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国际政治层面,中国面临的挑战在于它能否通通过诉诸武力的方式而达到世界强围的地位。事实上,中国已经做了多方努力来安抚焦虑的世界各国,它反复承诺自已的崛起会是和平的,它化费了大量的资金川丁对外援助与投资,并且大力参与联合旧和国际组织的活动。  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和平多数时候取
“以暴制暴的逻辑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正义,更不可能树立法律精神和制度文明。由于‘嚴打’不是法学用语,而是执政者的刑事政策经常使用的用语,其是中国法学的学术界和司法界历来争议的问题,一直有学者对其合理性、合法性存有疑问。”    在举国关注的“重庆打黑”、“北京扫黄”等一系列事件获得广泛的报道后,公安部在2010年6月13日再度布置了全国公安机关为期7个月的“2010严打整治行动”,该行动的深入和扩大也